(北京综合电)尽管中国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并抑制通货膨胀,但中国1月份外商直接投资(FDI)年比增加了23.4%,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同比增长高达81.1%。 中国1月份外商直接投资从去年的创纪录水平继续攀升,中国商务部昨天在北京发布公告称,中国1月份外商直接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23.4%,达到100亿3000万美元(128亿新元)。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去年12月增长15.6%,金额为140亿3000万美元。 数据显示,1月份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增速远高于东中部地区,当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5亿1000万美元,同比增长81.1%,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则同比下降2%,至5亿4000万美元。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9亿8000万美元,同比增长23%。 商务部发言人姚坚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称,随着中西部城市人力资源的提高、部分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增长,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是大势所趋。 姚坚表示,在过去五年中,中国吸收外资的趋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出口导向为主,发展至今日以本土导向为主。以中国市场为目标的生产制造活动占到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活动的60%以上,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延续。 姚坚还表示,1月服务业吸收外资增速较快,占同期全国总量的46.8%,预计下一步这个规模会进一步增大。 他也表示,并购亦将会成为下一步吸收外资的发展趋势。“随着外商投资中并购模式逐步扩大,目前(外商总投资中占比)是3%,也许今后可能会是8%、10%的发展上去”。 在对外投资方面,今年1月份,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的489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7亿3600万美元,同比增长15.9%。 从1月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情况看,亚洲18亿8600万美元,仍是中国对外投资最集中的地区,占到同期投资额的近七成;对大洋洲、欧洲、非洲的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61.1%、253.3%、105.4%。 从投资的行业构成情况看,商务服务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仍是中国企业投资热点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