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市蔬菜拉动农民增收 今年上半年,由于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种植消费者喜爱的优质品种,推广无公害生产操作技术,全市早菜生产平均单产高,产品外观好,品质优良,交易规范,服务周到,深受客商欢迎,产品产销两旺。全市早市蔬菜种植面积为9.73万亩,同比增加570亩,单产比上年同期增加905公斤/公顷,提高2.0%,早菜总产量30.03万吨,比上年增加0.76万吨,增长2.6%。实现产值达3.30亿元,价格同比上涨13.2%,拉动全市农民人均增收102元,成为上半年农民增收的主要亮点之一。 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继续增长 根据攀枝花市城镇400户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社会保障收入继续增长。随着我市财力的增强,特别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在财政支出上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在改善民生方面增加了投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由于政府有关部门加大了社会保障力度,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扩大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实行分类施保,明显改善了城镇居民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状况。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养老金或离退休金1654.36元,同比增长7.7%;人均社会救济收入25.39元。 信息化产品消费不断升温 随着百姓对信息化服务产品需求不断提升,电子产品也进一步朝着网络化、智能化、功能互融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使用资费不断下降,操作更加人性化,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如手机可以上网、可看电视;电脑可以打电话、看电视、看电影;电视可以上网、数字点播,还可网上缴费。老百姓的需求促进了产品的创新,产品的创新刺激了群众的购买欲望,形成良性发展局面。 根据攀枝花市城镇400户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上半年,攀枝花市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144.02部,比上年增长14.2%;家用电脑41.42台,增长19.2%;接入有线电视网络电视机106台;接入互联网计算机28.43台,接入互联网移动电话5.13台;人均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花费为8.22元。 居民消费层次升级 根据攀枝花市城镇400户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城镇居民家用电器和耐用消费品处在快速更新阶段中,不仅表现在数量上的增多,还反映在消费档次的提高上。居民更加注重家用电器给生活带来的便捷性、舒适性、娱乐性和保健功能。 从调查情况来看,城镇居民家电消费有以下特点:一是传统的彩电、冰箱、洗衣机数量保持平稳,人们需再次购买耐用品时,液晶电视、大屏幕电视、滚筒洗衣机等新型耐用品进入了消费视野。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为113.33台。二是视听照相等娱乐设备拥有量增加。现代工作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在闲暇之余希望有更多的娱乐消遣的方式,渴望记录生活展现精彩,从照相机到播放影像的影碟机、组合音响等产品已经成为家庭的标准化配置。上半年,人均家庭耐用消费品支出173.6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0.1%,每百户拥有照相机35.19台,组合音响27.52台。 (本组稿件由杨军、闫敏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