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东区深入推进创卫专项整治工程

2007-09-07 08:34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记者 阅读
 废旧物资市场整治初见成效

  近日,记者从东区废旧物资收购站(点)专项整治相关部门获悉,整治后的废旧物资收购站(点)管理规范,经营秩序井然。

  为加强对废旧物资市场的管理,创卫以来,东区通过取缔违规经营户、修建专业市场、组织合法经营户进场交易、成立督查队开展督查等疏堵结合的办法,对废旧物资市场进行专项整治,积极探索出了“市场集中经营为主,社区固定地点回收和流动回收为辅”的经营监管模式。

  在专项整治中,东区新建了占地总面积95亩的利川、新开源、欣盛三家废旧资源综合市场,组织了45个站(点)迁入专业市场交易;依法取缔了82个违规经营站(点),劝导45个站(点)转项经营或退出经营;暂停经营、等待迁入专业市场经营的站(点)14个。组织迁入20个废旧家具、家电收购站(点)进入原江北水果市场进行交易。

  据介绍,目前,仍有个别流动废旧物资回收站(点)存在,针对这一问题,东区加大了执法督查力度。截至目前,东区出动执法人员400人次、车辆45台次,对辖区废旧物资市场进行督查,收缴用于违规收购的杆秤15支,秤砣50余个。

  铁路沿线整治顺利开展

  笔者从东区相关街道(镇)了解到:东区铁路沿线整治工作已近尾声,各项工作按既定目标顺利开展。

  铁路沿线整治是东区“创卫”十大专项整治工作内容之一。铁路沿线违章建筑较多,安全隐患较大,火车站货场散装矿物发运导致扬尘现象较为严重。对此,东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明确了相关部门、单位的整治责任,相关街道(镇)成立了铁路沿线违章建筑拆除工作组,由街道(镇)牵头,市、区城管局协助,相关各成员单位具体落实。东区还积极争取上级和有关方面支持,市政府与成都铁路局和西昌车务段等铁路部门衔接,获得了支持和配合。

  因历史原因,铁路沿线违章建筑较多。密地片区火车站货场及周边地区有68户约1500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密地街办旁边有约50户约4500平方米的违章建筑;铁路沿线家属区有39户约1000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其他街道(镇)也有类似的现象存在。各街道按照市、区“创卫”指挥部的要求,做好拆迁户的思想动员工作,发动房主在规定时间主动拆除;对到期未进行自拆的,各街道(镇)依法予以强制拆除。截至今年6月,各街道(镇)基本完成铁路沿线违章建筑的拆除整治工作,目前正在抓紧对拆违后的空地进行绿化。

  近期,东区在拆除瓜子坪铁路沿线的违章建筑时,因权属争议问题,发生了部分村民阻扰施工队伍进入拆违地施工事件。东区派出相关人员和城市执法综合大队到现场做思想工作,维持秩序。经过区、镇、村、社的调解、劝说和政策宣传,聚集在铁路沿线空地上的村民撤离了现场,个别经劝说仍不配合工作的人员受到批评教育或依法处理。据悉,本次拆违地段将进行绿化、美化,届时,一个漂亮、整洁的小广场将呈现在老百姓面前,成为大家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创卫是让辖区群众受益的一个有效载体,环境变好,城市变美,居民群众是受益者,东区希望辖区不理解的少数群众,要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创卫工作。

  环保专项整治稳步推进

  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相关要求,东区抓紧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目前,各项具体整治活动和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东区根据粉尘污染及沿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要求,以沿江两岸为重点下发了限期治理通知书,要求堆场业主采取砌筑围墙、增设塑钢彩棚、使用防尘网罩、加盖运输棚布、规范场地管理等措施防治粉尘污染。东区组织专门力量全面调查了辖区饮用水源,绘制出饮用水源环境安全示意图;向市环保局上报一类水源保护区生活污水排放口21个;新查出二类水源保护区污水排放口6个,为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基础设施的规划提供了参考。

  在建筑施工及其他噪音整治行动中,东区加大了夜间巡查力度和行政执法力度,规范了夜间施工手续的办理程序,严格按照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检查核实意见和环保管理要求审批,对非法夜间施工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共对12家建筑施工企业违规夜间施工行为依法进行了处理。目前,已经将建筑施工纳入正常的环境监管范围。东区还对辖区内的77家娱乐场所、177家音像制品店、23家电子游戏室和80家网吧进行了全面检查,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整改,使之基本达到国家噪音污染防治要求。

  东区按照“取缔一批、规范一批、保留一批”的思路,分类对现有餐饮业油烟进行综合整治。依法对辖区内近2000家餐饮行业下达了限期整改决定书,目前,基本完成了对榕树街、花城中街餐饮油烟问题的治理,对德铭阳光、稀饭大王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油烟扰民案件进行了处置。

  结合炳草岗、大渡口、瓜子坪区域的实际情况,东区稳步推进“禁燃区”创建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瓜子坪片区存在问题的19家经营户的整改,并通过了检查验收;对炳草岗片区桃源街、花城中街、榕树街435户餐饮行业煤改气进行了规范。目前,大渡口、炳草岗两街办的创建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正在向市环保局申报验收;按照新增4.8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创建实施方案要求,弄弄坪、枣子坪、长寿路三街道已经如期完成了“烟控区”的各项创建工作。

  目前,东区环境状况得到明显好转,全年API指数达到89.8%,超过考核要求9.8个百分点;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7.4%,超过考核指标1.4个百分点;区域环境噪音平均值51.9分贝,低于考核指标8.1个百分点;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超过考核指标10个百分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100%,超过考核指标10个百分点;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0%,达到考核要求,待大渡口污水处理厂修建完成后,辖区污水处理率将进一步提高。

  重拳整治道路交通秩序

  记者近日从东区交通局获悉,该区“创卫”道路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已基本完成,目前进入巩固阶段。

  道路交通秩序与市民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为减少交通污染,防止交通拥挤,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为我市的“双创”工作提供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东区把道路交通秩序专项整治确定为“创卫”十三项整治行动之一,专门成立专项整治指挥部,区交通局与市交警支队密切配合,分路段、分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道路交通秩序整治。

  东区加大道路路面管理和执法力度,在重要主次干道设立了10组道路交通警示牌,标划道路交通标线。集中整治三轮车、摩托车、农用车、货运机动车违章载人、违禁通行等行为,共查处211起违章违法行为;处理24起机动车辆在禁鸣区或路段鸣喇叭、353起机动车违章停车的行为。整治机动车违法营运,分别对五十四至渡口桥、渡口桥至炳草岗至密地桥、渡口桥至05桥、东风片区、瓜子坪片区、炳草岗片区的非法营运面包车进行巡查、整治,共检查车辆149辆,暂扣非法运营车辆20辆。同时,对维修业户违章占道经营、货运信息部、托运部、洗车业户、货运车辆的违规行为进行了纠正并实施监管。对机动车抛洒物或扬尘进行综合治理。会同环保部门,对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进行整治,路检265辆,处罚治理150辆。对学校、市场周边及城市主干道上横穿公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整治。在大渡口、东风、瓜子坪等人流车辆较多的繁华路段,都有一些交通文明劝导员在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东区聘请的40名交通劝导员现在每天坚持上岗,劝导乱停放车辆、不走人行横道等行为,向市民宣传“创卫”要求和交通安全法规。

  通过整治,进一步提高了驾驶人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交通行为,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建立起城区更加安全畅通的交通秩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