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峨山工业经济发展,园区建设是一大亮点。 近年来,该县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龙头来抓,全力推进研和工业园区双小片区和再就业工业园区建设,以工业园区吸引项目,承载项目,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随着恒茂公司年产5万吨机床铸件、源天生物能源综合开发利用、万得利公司年处理60万吨贫褐铁矿焙烧磁选、天恒公司10万吨腐殖酸、玉林泉酒业1.5万吨基洒、鑫瑞钒钛综合利用等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大项目进入园区,该县产业集群发展的平台初步形成,新一轮工业发展大幕在园区拉开…… 搭建工业发展平台 “十五”期间,峨山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矿冶业,工业经济发展迅猛。迈步“十一五”,在国家产业政策升级,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生态环保措施进一步强化的情况下,以矿冶企业为主的峨山工业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抉择,很多企业亟待升级换代。与此同时,峨山工业布局点多、面广、分散、零乱的矛盾突出。 如何解决峨山工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困难?峨山把工业园区作为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实施园区带动战略,着力建设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制先进、管理科学、运转规范的工业园区,以此提供产业集群的平台和企业创业的空间,搭建工业经济发展平台。 “峨山工业园区建设,重点是以工业园区化、产业聚集化、产品关联化为主线,吸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企业大项目进入园区,形成资本大进入、产业大聚集、产业链大延伸,带动峨山大发展。”峨山县委书记叶本功说。 峨山抓住县内双江、小街两镇被列为研和工业园区双小片区和设立再就业工业园区的历史性机遇,进行合理的分工和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在发展县域工业中的平台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业用地、基础设施和资源的利用率,有效引导产业聚集发展,加快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该县规定,现阶段新上项目原则上一律进入园区,项目必须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要求和产业布局规划及园区功能定位,促进企业和项目向工业园区聚集发展。 随着一大批投资在亿元以上的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进入园区,峨山县产业集群发展的平台初步形成,构成了峨山经济发展的“工业走廊”。 全力推进园区建设 思路既定,关键在落实。峨山县委、政府在全县树立“园区强则工业强”的观念,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采取有力措施,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 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工业园区。该县坚持以城市化理念规划建设工业园区,把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抓住研和工业园区加快建设的机遇,完成了8.62平方公里的研和工业园区双小片区总体规划,并把其定位为以化工、金属冶炼、铸造、新型材料产业及配套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区;另一方面,以云南省库区移民为契机,完成了16.3平方公里的峨山移民再就业工业园区“一园两片”总体规划,并将其定位为科研研发区、生物技术产业区和装备制造业、仓储及配套服务区,完成了《峨山化念镇总体规划》的修编。今年9月5日,《峨山移民再就业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通过市经委组织的评审。 创新机制,推动园区管理上台阶。该县成立了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为主任的园区管理委员会,对园区实行“五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同时,成立投资公司,注入2000万元政府性资金,搭建投资平台,解决园区建设资金筹措难的问题。 全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该县坚持以营造优越的投资环境为目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设立并多方筹集工业发展基金,目前已累计投资8000多万元,推进园区水、电、路等重要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先后启动了回龙路、石邑路和舍郎路等总长11.59公里的5条园区公路建设。2008年启动了化念片区4号、6号公路和2号桥梁建设。玉河水库新建、石邑水库除险加固和双小片区供水管网建设以及小街110KV变电站建设等园区配套项目正抓紧实施,化念220KV变电站建设前期工作也已全面展开。 抓好项目入园。峨山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入园作为园区发展的核心工作,坚持坚持开放、引进、争取、盘活,内商外商一起招,建立健全大项目县级领导联系推进制度,从优化园区软环境入手,改进管理,强化服务与责任,为入园企业提供全程服务,实现了园区建设和项目招商、落户两不误、两促进。园区内,一排排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成为峨山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 聚集带动效应凸显 随着工业园区建设的大步推进,众多大项目的进入,峨山县工业布局得以进一步优化,县域工业经济凸显产业化、集群化发展态势,发展后劲增强。 去年,我市铸造业龙头企业峨山恒昌东兴铸造公司与峨山铁矿石采选联合企业万茂公司联合组建了玉溪恒茂铸造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组建后即着手组织实施投资1.2亿元的年产5万吨机床铸件项目建设。据公司董事长孙成雄介绍,该项目年内可建成投产,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4.5亿元,税利6000万元。与此同时,公司对峨山墩煌钢铁公司进行了联合重组,形成了集矿石采选、钢铁冶炼、铸造等相对配套完整的产业集群。 正在热火朝天建设的云南玉溪源天生物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生物能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被省政府列为2007年“双百”工程省级重点前期工作项目,由生物柴油、生物农药、油菜籽加工、有机—无机复混肥等四个子项目组成。该项目总投资13.64亿元,一期工程预计投资3亿元,可新增工业产值11亿元,新增利税2亿元,带动农民增收近4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峨山生物资源开发将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另外,年产3万吨金属镁及镁合金、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等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也在园区内形成落户。 与此同时,工业园区的聚集和带动功能开始显现。双江镇、小街镇不少农民就是工业园区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小街镇镇长助理乔有德说,该镇已有3000多农民在工业园区内打工,成为亦工亦农的“产业工人”。待工业园区在建或新上项目投产后,打工的农民将实现翻番,小街镇农民不用再到外地打工,在家门口就有活干。 企业向园区聚集、园区向乡镇聚集、农民向企业聚集,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步步推进,园区所在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将加快,城镇发展基础将得到夯实,城镇规模将得到扩大,小城镇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将能力不断增强。 相关链接 评论员文章:加快园区建设 发挥聚集效应 提到园区,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美国的硅谷和我国的苏州工业园等。在新一轮的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中,园区经济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事实证明,有一定规模、特色和吸引力的园区,能够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从而形成区域化生产和专业化协作的发展格局,形成优势板块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市工业园区建设已有多个年头,其聚集和辐射带动效应初现端倪,特别是研和工业园区,正日益成为推进玉溪新型工业化、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平台。与发达省市相比,我们在工业园区建设上还需进一步加快推进的步伐,提升建设水平。 市委、市府提出,要加快工业园区和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峨山把工业园区作为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着力建设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制先进、管理科学、运转规范的工业园区,以此提供产业集群的平台和企业创业的空间,解决现阶段峨山工业经济发展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和困难,园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聚集带动效益开始显现。 这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体现。当前,我们要抓住全国、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机遇,全力加快园区建设,把工业园区建成工业强市战略实施的主战场,建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工业园区建设上,要坚持高起点规划,在形成园区特色上求突破。要强化规划指导,科学确定园区产业功能,推进园区向现代化、规模化、特色化方向发展。要强化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指导、布局引导、特色诱导,促进项目按园区功能定位及产业布局入园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各地要结合自己的产业基础、发展现状、资源禀赋和区位交通等,集中力量打造自己的特色、塑造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优势。 要坚持高标准建设,在完善园区功能上求突破。要按照城市建设理念,结合为大产业、大企业提供服务的目标来建设工业园区,着力营造环境,努力提升园区品位。要建立多元化投融资平台,探索政府性行为进入和退出的机制,全面提升园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加快园区建设。 要坚持集约化发展,在提升园区品位上求突破。要严格项目审查,新上工业项目必须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要求和产业布局规划及园区产业定位。要提高投资强度,提升土地产出率,从而实现优势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产业聚集效应的最大化体现和规模效益的最大化增长。 要坚持高效率服务,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求突破。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以项目支撑园区发展,让园区成为招商引资的平台和载体。要解放思想,宽阔眼界,主动行动,强力推进服务环境的改善和优化,让更多企业向园区聚集。 加快园区建设,发挥聚集带动效应意义重大。我们要认真总结我市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狠抓落实,努力把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引向深入,形成更具活力、更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让园区发展得更好更快,带动玉溪经济社会长期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