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钒研发、生产领域居于前列的攀钢,日前爆出一条喜讯:《攀钢钢研院0.5Kt/a氧化钒清洁生产中试线可行性研究报告》近日顺利通过攀钢(集团)公司主体审查和工艺设备、总图公辅、技术经济三个单项审查。业内专家指出,攀钢开发氧化钒清洁生产技术的成功并将首先在西昌新基地和攀成钢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将会引领全球钒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为世界环境保护作出新贡献。
全世界绝大多数钒生产厂都采用钠化氧化焙烧—水浸—铵盐沉钒工艺(简称钠盐法)。前者环境效益好,但产品档次低。后者产品质量高,但不可避免地要产生NH4+含量达4000mg/L以上的高氨氮高钠盐酸性废水,不得不花巨资予以处理,可效果往往还不尽如人意。对此,国内外有关机构对提钒废水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研究,但至今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面对这个制约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攀钢2006年组成了由钢研院、新钢钒负责的“氧化钒清洁生产工艺研究”项目组,旨在开发出一种创新性的氧化钒清洁生产工艺,使钒产品生产过程的污染问题从工艺的源头就予以控制,并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钒产品。 攀钢科技人员通过多轮深入的实验室研究,采用新工艺和新装备,从含有大量杂质的钙化焙烧—硫酸浸出溶液中成功地制得了高质量的钒产品,其各项指标优于国标,钒的回收率相当于甚至超过了传统提钒工艺的水平。新工艺在获得高质量钒产品的同时,突破了提钒废水闭路循环利用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从而在国内外最先解决了氧化钒清洁生产的难题,为其中试线投产以至大工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和物质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