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危机推动新能源产业崛起

2009-06-23 16:32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胡敏 曾小清 阅读
 “谢谢,大的水电项目都已经有业主了。”6月初,在广西出席“9+2”活动的甘孜州政府副秘书长易武已记不清多少次婉拒这样的询问——“甘孜州还有水电项目吗?”

  此外,在四川省国投产权交易中心网站上,两条从今年1月就挂在首页的买方信息至今没有撤去:收购已发电电站,以中型水电站为主。

  “基本都是国外‘买家’,出手阔绰,要求全控股。”交易中心专门负责此项交易的张红明透露。

  “买家”入川背后的信息更耐人寻味——能源政策的新变局,让四川新能源骤然春光无限。

  政策驱动能源变局

  “新能源的春天来了。”在省经委机械冶金处召集的一次全省硅材料及光伏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上,与会各方的判断相当一致。

  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率先在江苏、四川等五省试点节能发电调度,即按能耗与污染水平,由低到高排序,确定“上网”次序。此项政策为仍处萌芽的中国新能源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国内发电设备三大供应商之一——东方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的统计数字表明,2008年,企业销售收入的近一半来自新兴的风电市场。

  2008年的高油价,进一步催生了国内能源市场的更大变局。2009年3月26日,《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核心内容之一,是推动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示范工程,即中央财政对应用光电项目的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公共建筑给予补助(2009年补助标准原则上定为20元/瓦)。

  “补助力度相当于光伏生产成本的30%以上,能够使外销受到影响的上下游企业在内需市场中获得商机,未来中国光伏产业将会出现爆发式增长。”涉足省内多晶硅市场不久的巨星集团董事长唐光跃兴奋不已。

  另有消息表明,继10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之后,新能源也有望获得类似利好。而可能调整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将使四川核电站获得更大的立项机会”。

  四川将成为新能源竞技场

  中国广州核电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透露,最迟本月末,其部署在四川的办事处将正式升格为分公司。联想到两个月前中广核刚刚与四川省政府签署的核电及相关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四川造”核电似乎更加触手可及。

  与此同时,布局在阿坝州的四川首座太阳能电站——阿坝州100MW太阳能光热示范电站项目也传出最新进展:5月31日,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成都市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阿坝州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西藏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出资组建天威新能源(阿坝)光热光电有限公司,负责阿坝州100MW太阳能光热示范电站开发。新公司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列出了四川首座太阳能建设的“时间表”:预计今年9月1日前完成选址,明年5月12日前正式开工兴建。

  在乐山,继东汽布局两条多晶硅生产线后,东方电气又宣布,旗下另一子公司——东方电机,将在此建设1500台兆瓦级风力发电机项目。水电大省、国内发电设备生产基地之一、多晶硅产量第一大省、未来可能的核电“新军”……在这场风生水起的新能源之役中,四川不可能缺席。抢占新能源产业先机来自省统计局的数字,今年5月,四川水电、装备制造等新能源相关产业增势强劲。

  以投资为例,装备制造和能源电力两项技改投资分别同比递增87.4%、74.3%,居“7+3”产业技改投资前列。分析各种数字,相关方面大胆预言,新能源极有可能成为四川率先走出危机影响、并有很大潜力成为四川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的新兴产业。可再生、低污染,是新能源之所以得以受各方厚望的最根本原因。然而,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却无法绕开一些高载能、高污染障碍。

  四川硅产业发展从一开始就将环保、能耗等纳入到产业发展的规划“大盘”中,由此带来的经济效应则是成本明显低于其他地方。东汽的风电布局始于火电市场如火如荼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核电热度尚不明显的今天,它又斥巨资投入相关技术研发,这一动作的客观结果,是使东汽一举掌握了全国2/3的核电设备订单。不少人曾担心,频繁上马的多晶硅项目可能给四川带来新的产能过剩。

  不过近来人们发现,和其他产业发展路径不同,光伏产业走出的是一条上下游关联的新模式。水电方面同样如此,就在大批水电项目再建之时,今年四川电网投资180亿元,其中大量资金被用于出川通道建设,以解决未来电力的输出问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