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题为《攀钢逆势而上提升竞争实力》的报道,对攀钢在当前钢铁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加快结构调整,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狠抓节能减排,确保了生产经营平稳运行的经验进行了全面报道。 报道称,攀钢正在实施四大战略,发挥自身在资源、技术、产品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提高攀钢钒钛产业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钢轨一直是攀钢的优势产品,其重轨多年来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三分之一,2008年攀钢重轨产量居全国第二。在新形势下,攀钢加大技改力度,今年的优质钢轨总产量比去年提高近三成,效益相应大幅增加。 同时,攀钢加大对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先后投入5亿多元用于科技攻关,破解钒钛回收难题,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攀钢建起了世界一流的微细粒级钛精矿生产线,随着转炉提钒以及五氧化二钒、三氧化二钒、钒铁和钒氮合金生产技术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和生产工艺的进步,产品质量不断完善,攀钢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产钒企业,钒产品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60%左右、国际市场的20%。如今,攀钢钛资源的回收率由过去的15%提高到目前的27%左右,综合利用率由过去的4.5%提高到14.3%;钒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则达到50%以上。攀钢正投资建设国内第一条高纯氧化钒生产线,年内投产后,可生产纯度达99.9%的氧化钒。该报道认为,这条生产线将为攀钢将来生产广泛用于大飞机及航空项目的航空级钒铝合金创造条件。 报道指出,烧结烟气脱硫项目被列为我国钢铁行业科技攻关的重点课题。攀钢主动承担这项重任,在攀钢钒公司炼铁厂6号烧结机开展“离子液”吸附二氧化硫的工业试验,吸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并用来生产硫酸。前不久,这项新技术正式投入生产,这也是国内首套采用“离子液”技术的烧结脱硫工程。攀钢6号烧结机采用新技术后,每年在减排二氧化硫1.2万吨的同时,还可生产浓硫酸3.2万吨,创经济效益600余万元。据测算,攀钢全部烧结系统采用脱硫新技术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3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