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今年上半年 四川近400亿投向民生工程

2009-07-22 15:46 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黄颖 裴睿 王伶雅 阅读
 在听取了省财政厅厅长黄锦生所作的《关于四川省2008年财政决算的报告》后,昨日,出席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报告进行了分组审议。今年上半年,全省支出预算将由年初的1804.65亿元变动为3121.11亿元,增加了1316.46亿元,而在民生方面,财政共投入近400亿元。在加快推进灾后重建、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财政重点工作积极开展,运行情况良好。

  支出预算大大增加

  报告显示,今年1至6月,全省努力克服了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全省经济呈现逐步回升的发展态势,财政运行总体平稳。1至6月,全省支出预算有两项变动,一是上年支出结转结余增列支出预算289.27亿元;二是中央财政下达我省各类专项拨款补助等增加支出预算1027.19亿元,两项共计增加支出预算1316.46亿元。

  报告还提到,今年上半年,全省财政收入止跌回升,增幅在波动中保持了总体趋稳态势,财政支出大幅增长,财政预算执行总体平稳。1至6月,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95.41亿元,为预算的56.7%,同比增长10.5%。全省一般预算总收入完成957.35亿元,为计划的56.5%,同比增长9.3%。全省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326.13亿元,为预算的42.5%,增长54.7%。1至6月,省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9.76亿元,为预算的56.7%,同比增长11.3%。省级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42.8亿元,为预算的36.9%,增长47.1%。

  集中财力推进重建

  按照中央关于灾后重建“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决策部署,各级财政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做好了灾后重建资金保障工作。

  报告中说,财政部共下达我省2008年—2010年中央财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包干总数2203.43亿元。截至6月30日,中央财政累计下达我省灾后重建基金预算1153.2亿元。省财政集中财力重点用于建立省级重建基金,三年恢复重建期间将安排重建资金270亿元;灾区市县财政也把财力增量主要用于恢复重建。

  同时,省财政厅还及时下达了受灾县2008年—2010年中央和省级重建基金包干总数1156.68亿元。截至6月30日,全省财政累计安排各类灾后重建资金1222.57亿元,主要用于城乡居民住房补助、城镇和农村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重建、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修复、精神家园等领域的恢复重建。

  筹措资金扩大内需

  今年以来,各级财政把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全省财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筹措资金,把握投入重点,创新政策手段,促进扩大了投资和经济止滑提速。

  报告显示,我省充分发挥了债券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放大功能,积极稳妥地安排好了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的使用。政府可支配资金总规模放大到270亿元,其中200亿元已由省发改委商“四川发展”研究落实项目;在教育、医疗卫生、农业生产生活、社会保障、社会事业方面安排资金40亿元,目前已落实到项目30.2亿元;安排59个试点县(市)30亿元已经全部拨付到位,试点县(市)正全力开展项目实施工作。

  同时,财政部门还增加了产业园区发展已到资金安排,资金总规模已达5亿元,重点支持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支持建立投融资担保体系、产业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与技术创新。安排资金1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此外,全省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133.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4%。

  八项工程改善民生

  上半年,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被放在了财政工作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全面推动“八项民生工程”实施为重点,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保障机制,确保各项民生政策落到实处。

  报告中说,今年全省八项“民生工程”计划安排资金726.69亿元,上半年全省共执行399.75亿元,占资金安排总额的55%。上半年,省财政安排下达资金22.64亿元,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推进;下达汶川地震重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别资助资金6.33亿元;共下达医药卫生补助资金63.5亿元,有力支持了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安排下达9.7亿元,促进就业增长;下达50.9亿元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金提标政策按时足额兑现;下达25.24亿元,保障城乡低保对象基本生活和医疗需要;下达资金9.51亿元,确保优抚政策落到实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