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钢城集团海绵钛项目时指出着眼长远 谋求更大发展

2009-07-03 11:17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晏洁 阅读
 作为我市首条全流程海绵钛生产线——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海绵钛项目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建成投产。昨(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晓华在调研该项目时指出,企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延长产业链,谋求更大发展。

  海绵钛生产具有流程长、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操作要求高等特点。早在2006年,钢城集团就明确提出要在“十一五”期间将企业建设成为“百亿企业”,进而将集团旗下的攀枝花钢企欣宇化工有限公司原定只能生产烧碱、盐酸的隔膜生产线改为能生产液氯的离子膜烧碱生产线,为打造全流程海绵钛生产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迅速成立海绵钛技术、资源研发机构,通过两年多的技术储备和前期准备,攻克和掌握了海绵钛全流程生产技术。2008年初,我市首条全流程海绵钛生产线——钢城集团年产5000吨海绵钛项目破土动工。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投资8亿元,除镁电解和精制车间外,其余6个车间已基本建成,整条生产线预计将在年底投入运行。

  步入该项目还原蒸馏车间,44套还蒸炉分4列“一”字排开。据了解,海绵钛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将在此车间进行。为尽快生产出海绵钛,企业在建成还原蒸馏车间并取得省上试生产批复后,通过外购四氯化钛的方式进行试生产,并于6月下旬一次性成功生产出重4吨多、品质达国家一级的第一炉海绵钛,刘晓华十分高兴并对企业这种超前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刘晓华一行查看了建设中的镁电解和精制车间,得知企业对引进的国际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改进后,生产中的资源循环利用率和节能环保将大大提升时,刘晓华说,走节能环保、自主创新之路是企业增强产品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全市首个海绵钛品质检测分析中心,四川机电学院两名刚毕业的学生正在熟练地操作从美国引进的ITC原子光谱仪。企业在建设项目的同时,通过与大专院校合作,定向培养了一批专业操作技术人员,刘晓华对企业这种注重人才培养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刘晓华在调研中指出,2011年我国将首次举办世界钛会,同时,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随着我国航空、航海等的发展,钛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为此,企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延长产业链,谋求更大发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