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50园区入选 四川力争打造一座千亿元产业园

2009-07-08 15:24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胡敏 阅读
 未来3年,四川将力争打造至少一座千亿元产业园。昨日,省政府新闻办和省经委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50个全省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即“1525”工程)名单。

  一组数字,凸显产业园区之重:2008年,全省产业园区共有规模以上企业4831户,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户数的40.4%,其所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6.3%,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1.1%。我省将围绕“7+3”产业建成一批重点产业园区,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

  昨日公布的50个全省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是从94个申报园区中层层选拔产生的,其中,培育1000亿元产业园区2个,500亿元产业园区7个,100亿元产业园区41个。

  省工业化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已设立专门的省产业园区推进办公室。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为激发各方积极性,确保培育园区能进能出,将采取动态管理方式,名单原则上每年更新一次。

  已纳入培育名单的产业园区,将获得包括全省产业园区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在内的各种支持。今年拟安排的5亿元产业园区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中,60%的资金已于一季度拨付到位,剩下的40%将在二季度全部到位。

  50个园区成为“种子选手”

  未来3年,力争建成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园区1个、超过500亿元的产业园区5个、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园区25个——

  本报 记者 胡敏

  历经数月酝酿,我省推进工业强省的重要举措——全省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简称“1525”工程)名单昨(7)日正式公布,50个园区榜上有名。名单是如何产生的?昨(7)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士。缘起打通四川工业“肘关节”

  从召开高规格产业园区工作会,到斥资5亿元成立专门的产业园区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四川工业半年来的频繁动作,无一不指向产业园区。

  2008年,全省产业园区以占全省40.4%的企业数量,创造了46.3%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园区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1.5%。然而,园区要真正成为支撑四川工业发展“新增长极”,还有不少路要走——工业经济的竞争越来越由企业间的“单兵作战”体现为产业集群间的“兵团作战”,谁的关联能力强,谁抗风险能力就高。

  而四川46%的园区产业集中度,直接体现为两个“不高”和一个“不协调”。一是规划水平不高。大多数产业园区存在产业繁杂、定位不准、与区域产业定位不衔接的问题,“明明是做高新技术产业的,却卖起了汽车零部件”,真正谈得上特色鲜明的园区仅占园区总数的15%左右。二是外向度不高。多数产业园区以承载国内产业转移为主,引进外资在园区招商引资中比重小,内陆港、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中心等配套滞后。另外,同质化趋势明显,园区经济整体不协调。

  “一定程度上说,目前园区存在的问题也是整个四川工业现状的缩影。改变四川现有工业发展方式,园区是重要突破口。”按省经委主任焦伟侠的说法,培育成长型特色园区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做大,二是做优,其过程则好比打通四川工业发展的“肘关节”,即以关联、成链、集聚、集约、合作的新模式,代替传统工业小而散的发展格局。选拔企业申报专家评审

  充分尊重企业意愿,政府制定政策和“门槛”,企业自行申报——从一开始,市场运作原则即被引入名单确定之中。

  政府根据“1000亿元产业园区、500亿元产业园区、100亿元产业园区”三个层次,设立相应条件。比如,申报全省“建设1000亿元产业园区”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截至2008年底,产业园区建成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达到“九通一平”;二是产业园区具有相当产业规模,2008年园区内企业累计销售收入超过35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超过150户,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产业链龙头、重点企业在10户以上;三是在建、新开工15个以上投资额超过5亿元的重大产业化项目,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明显,发展潜力较大。

  第一步,企业申报。总共有94户园区提交了申报申请。

  第二步:评审。由各方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听取申请园区的初审答辩,再从“产业规模及成长性”、“主导产业及优势特色产业链培育”、“在建、新开工项目及储备”、“发展潜力及主要增长点”、“产业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数及龙头企业”、“综合管理及规范化服务”7个方面,对各申报园区进行综合评分,按得分高低列出优先名单。

  第三步:确定名单。按1:1.5比例,将各组的前若干名作为优先入选对象,未纳入全省培育的则转由所在市县重点推进。最终,名单经省工业化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报省政府审定。

  这些纳入名单的企业将获得怎样的支持?“省财政今年拿出5亿元资金专项支持产业园区发展,以后还将逐年增加。各种要素保障也将向这些园区倾斜。”刚刚成立的省产业园区推进办公室负责人透露,为更好帮助各园区明确各自主导产业定位,省经委正牵头拟订《四川省产业园区产业布局规划指导意见》,以实现各园区间的错位、互补发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