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钢轨产量效益最大化的成功之策

2009-07-14 14:20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徐丽萍 阅读

 “上半年,新钢钒轨梁厂的生产成为全攀钢生产的‘聚焦点’,牵动着攀钢上上下下,为了全公司的整体利益,全厂干部职工不负众望,努力克服困难,确保了钢材、钢轨‘双过半’目标和上半年钢轨产量55万吨奋斗目标的实现,可以说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下半年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仍然艰巨……”日前,攀钢新钢钒轨梁厂厂长在安全生产例会上深有感触地说。

  上半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整个钢铁行业一片寒气,攀钢的生产经营也处于严重亏损局面。但忧中有喜的是,因受益于我国铁路大发展机遇,钢轨产品仍然走俏市场,且价格稳定。攀钢“战寒冬”的希望都寄托在钢轨上。为此,公司要求新钢钒轨梁厂力保年产钢轨100万吨以上,新钢钒轨梁厂为了攀钢的整体利益,自加压力将钢轨年奋斗目标调高到了110万吨。年产110万吨钢轨对攀钢来说是化危为机的希望,对新钢钒轨梁厂来说是个不简单的数字。

  由分到秒提速产能

  新钢钒轨梁厂生产技术科科长刘新明告诉笔者,上半年,钢轨产量能达到55万吨,主要是钢轨产能大幅度释放。现在我们的钢轨生产节奏已经不是用分钟计算,而是用秒来计算。我们通过优化百米钢轨送钢控制节奏和控制程序,采用全新“三点”在线质量检测方式,使每支百米钢轨在线检查的有效时间缩短了30秒,百米轨班产提高30%以上。这是黄中伟等技术人员,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在现场观察、检测百米轨生产节奏、间距等所获得的数据。

  要完成全年110万吨钢轨奋斗目标,特别是百米轨年产由20万吨调高40万吨,钢轨精整加工能力严重不足便成为制约钢轨生产的“瓶颈”。围绕如何提高百米轨产能、如何让万能生产线钢轨轧制能力与钢轨精整加工线能力相匹配,从年初开始,该厂多次组织专题分析研究,从工艺流程、工艺技术、设备装置和控制程序改进、钢轨库存扩容等,全方位反复进行研究、讨论,制定并实施了优化控制程序、优化送钢控制节奏,提高百米轨“三点”在线质量检测速度,百米轨分流,在型钢精整线增设一台锯钻床等一系列保证措施,有效提高了百米轨质量检测速度和产量,使百米轨月生产能力由1.6万吨提高到了4.42万吨,并实现了万能线轧制百米轨期间,钢轨精整加工线和型钢精整加工线同时加工100米定尺和25米定尺钢轨的格局,大大释放了钢轨产能。

  技术攻关促产量增长

  上半年,该厂采取在万能线BD2轧制钢轨时合理分配金属加工量,对万能线E2、UF轧机工艺优化,通过工艺调整、优化力能参数,加强坯料验收管理、严格执行坯料验收标准,对不合格坯料退回以及加强各工序质量巡检频次,发现质量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等措施,有效减少轧辊粘铁皮等质量缺陷,确保了钢轨在轧制过程中的出钢平直度,解决了制约钢轨产能释放的一系列质量问题。

  为提高钢轨质量,该厂年初就确立并开展了“长尺钢轨表面质量控制、提高长尺钢轨平直度和合格率”等40多个技术课题研究。为快速解决万能线轧辊粘铁皮、出钢弯等质量缺陷,生产技术科的工程技术人员每天坚持深入现场,跟踪万能线钢轨各个品种生产,通过从生产过程中查找的原因分析、研究,制定了优化工艺和力能参数等技术措施。与此同时,设备系统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对百米轨在线检查和百米锯钻床等控制程序、系统等创新性优化和改进,有效提高了万能轧机、轧边机的作业精度,使万能线钢轨合格率、特别是百米轨一次合格率等质量指标不断上台阶、创水平,为上半年钢轨55万吨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和设备功能保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