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钢研院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4、5位文质彬彬的40岁左右的人急急忙忙地从院办公大楼走了出来。他们是钢研院的骨干科研人员,他们要赶往成都,然后分别赶赴攀成钢、攀长特和重庆钛业继续开展项目。 钢研院副院长程兴德告诉笔者,今年下半年,他们会更忙,因为集团公司首届六次职代会后,钢研院作为攀钢科技力量的中坚,围绕攀钢“确保下半年持平不亏”这一紧迫任务,要集中开展一批短、平、快项目,力争今年就能见到效果。程兴德感慨地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应该是攀钢减亏增效的急先锋,钢研院全体干部职工都深知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职代会后,钢研院再次把今年的科研重点工作进行了梳理,力求在下半年以更强的科技支撑力,提升攀钢的核心竞争力。” 据介绍,下半年钢研院将认真贯彻职代会精神,把“为攀钢减亏增效和战略发展提供技术动力”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大实践活动,集中优势资源,快马加鞭攻克见效快的项目,又好又快突破战略性的项目。钢研院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集中一切力量,为攀钢提供科技支撑力。 他们将围绕(集团)公司“科学发展上水平、打造竞争新优势”的主题,把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减亏增效作为当前最大的科研任务,以效益优先推动降本增效、生产工序挖潜优化10项短平快项目研究。 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为攀钢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他们将积极推进提钛新工艺、钒生产新工艺的产业化进程,并以“3+1”中试平台建设为契机,突破核心装备及关键技术瓶颈,为攀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提供成熟的生产技术,提升钒钛产业核心竞争力。开展高强高韧热轧钢板、汽车用钢板和管线钢等基础研究,为西昌项目建成后达产达效提前做好技术储备。开展废渣综合利用、冶金烟气脱硫技术试验研究,开发废水治理工程技术,支撑公司循环经济发展。 加快中试平台建设,提升条件装备水平,加强信息咨询服务,打造具有攀钢特色的科技支撑平台。将推进中试平台建设,完成三大专有特色中试平台的工程施工、设备安装和调试运行等工作,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和攀钢特色的系列中试平台群。加快中试线关键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研究运行管理模式,创新中试线科技攻关及可持续运转的相关机制和体制。提高精密仪器使用效率,完善联合实验室管理,创新化检验方法,持续提升国家级检测实验室的各项软实力。高度重视检测、信息、中试“三驾马车”的协同拉动作用,形成具有钢研院特色的研发“支撑体系”。 加快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推进管理体制创新,健全具有攀钢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稳步实施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创新观念,创造条件,重点做好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加大领军人物培养力度,创新青年科技人员成才模式,进一步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充分发挥科技智力优势,发挥技术优势,提升科技含量,优化产业结构,规范市场操作,增强抗风险能力。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攀钢整体上市、战略重组的实际,修订完善钢研院战略发展规划,确定重点发展领域,提出系统战略方案。推进管理机制创新,健全考核、激励及约束机制,发挥协同效应,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完善异地办公模式,探索科技资源整合后的管理运作模式,提高管理效益。 企业危急关头,谁敢横刀立马?在这场异常艰难的战役中,科技的力量至关重要,短期的10个项目,长远的顶尖项目,如今正在见到明显的成效,钢研院的干部职工正在全力以赴,以激情和智慧,为攀钢今年的减亏增效和今后的持续发展发挥着强劲的支撑力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