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川企率先发力“掘金”东盟自由贸易区

2010-01-15 10:24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综合 阅读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月1日正式启动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从之前的9.8%降至0.1%,而东盟老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从12.8%降低到0.6%,直至零关税。

  据介绍,东盟是四川省第二大贸易伙伴,去年1~10月,四川省对东盟进出口17.9亿美元,其中出口13.5亿美元;四川省从东盟国家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13亿美元。如今,新的政策确立,对川内的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商机!记者了解到,实际上,川内企业早已展开行动“主动出击”。

  A布局东南亚通威计划两年再建3公司

  据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介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意味着中国企业在东盟任意一国设厂,其产品都可以“零关税”销往其他10个国家;再加上东盟已与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签订了自贸区协定,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生产的产品,还可以享受到东盟与这些国家的自贸区优惠关税待遇,从而占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刘汉元表示,通威集团将以越南为起点,正式拉开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的序幕。短期内,集团将以越南通威为核心,争取用1~2年时间完成25万吨的销售规模;通过整合资源,用2~3年的时间再建2~3家公司;通过建立水产公司的方式,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水产品加工产业。

  “东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市场潜力巨大。”刘汉元说,饲料是一个讲求规模化的产业,通过在越南的试点和开拓,通威未来可能在印尼、菲律宾或其他东盟国家进行产业复制,再拓展到整个东南亚、南亚市场。

  投资

  建议

  选准定位熟悉政策

  “我们选择在越南设厂,首先是因为其政体稳定、发展快速,与国内投资环境相似等原因。”刘汉元介绍说,越南经济近几年每年保持8%左右的增长速度,而且多年来政体相对稳定。曾亲身参与越南通威投资建厂的考察、选址等相关工作的通威发展部负责人陈勇峰则介绍说,他在1个多月的时间内走进了越南20多个省的开发区,颇有回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感觉。据他了解,越南随时都在向中国学习,很多招商引资的政策甚至是直接复制中国的,“中国企业去了之后感觉相当适应”。

  此外,越南最吸引通威的是,那里被认为是世界上自然养殖条件最好的地方之一,有着“世界鱼仓”之称。而且由于地缘政治等原因,越南面向欧盟、美国等地的水产品出口壁垒较低。作为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通威选择在越南投资可谓“一举数得”。

  刘汉元建议,川企在筹划赴东盟投资时,不仅要考察投资国的政治、经济和投资环境,还要多从企业自身定位出发,考察投资国的产品资源、市场等情况,选出最优路径。

  据介绍,通威投资越南,除了遭遇语言障碍,以及地方办事风格、办事效率等问题外,还面临国内外汇管制问题,“从项目申报到外汇转出,审批流程时间会比较长。”陈勇峰说,后来幸好商务厅办事机构和领导给予了很多支持,顺利实现了对越南的投资。

  刘汉元建议,四川企业想到国外投资,除了要了解外国经济、投资环境等情况外,还需要了解国内关于境外投资的相关政策,“我们商务部是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有很多相关扶持政策,省委、省政府及省商务厅也据此推出了许多助推企业走出去的具体举措,所以,企业应该先从政策层面多做功课,并多跟相关部门沟通了解,这样在投资通道畅通上能得到很大保障。”

  B投40亿元“开元”在老挝挖出钾肥富矿

  “我昨天刚刚到老挝。”昨日上午,四川开元集团董事长赵思俭在国际长途中向记者说。据赵思俭介绍,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普查后,开元集团在老挝的矿山氯化钾储量已经基本探明,“大概在3亿吨左右,这个储量相当丰富,与中国所有的氯化钾储量相当。”

  据了解,氯化钾是生产钾肥的重要原料,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国内氯化钾储量却并不充足。据省商务厅对外经济合作处处长阎卓麟介绍,中国是世界上钾盐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所需的钾盐在1200万吨左右,但国内钾盐矿每年的开采量却只有300万吨,大部分钾盐都需要进口,使得中国在这一资源上失去了定价权和话语权。

  东盟国家丰富的矿产资源给了四川企业商机。赵思俭表示,在探明储量后,接下来将进入生产阶段,“今年3月,我们将首期投入10亿元,建设一期工程,投产后将达到年产50万吨氯化钾的规模。”他说,开元集团还将陆续投入30亿元,最终达到年产200万吨的生产规模。而阎卓麟告诉记者,除了开元集团,目前还有几家四川企业准备到东盟国家,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后,现在确实是投资的最好时机。”在电话中,赵思俭颇有感触,“这次过来,不管是中方的人,还是老挝方面的人,见面的话题除了自贸区还是自贸区。很多人跃跃欲试,希望能从中找到商机。”

  他表示,自由贸易区成立后,彻底打消了他到老挝投资的后顾之忧,“过去担心资金往来、人员往来以及结算方面的问题,现在迎刃而解。今后开采出的矿产资源运回国内,也免去了关税上的成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