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攀枝花市建市45周年巡礼

2010-03-04 16:47 来源:中国钒钛之都 作者:综合 阅读

  攀枝花城市名片★中国钒钛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中国块菌之乡★中国苴却砚之乡

  攀枝花精神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科学求实

  攀枝花

  “四个倾力打造”

  ◎倾力打造高水平战略资源开发基地◎倾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倾力打造中国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倾力打造川滇交界区域中心城市

  三月攀枝花,红艳如云霞。

  攀枝花,中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迎来了她的45岁生日。

  1965年3月4日,中央领导同志作出“3?4批示”,数万建设大军从全国各地星夜奔赴金沙江与雅砻江交汇处的“不毛之地”。“三块石头支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拉开了“攀枝花特区”的建设序幕。这一天,成为如今“中国钒钛之都”攀枝花市的建市日。

  “这里得天独厚”,赴攀枝花审定总体建设方案的中央领导同志盛赞这块土地。这片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千分之一的热土,蕴藏着中国61%、世界11%的钒,中国75%、世界30%的钛,以及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丰富的水能、生物和光热资源。

  “努力把攀钢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钢铁钒钛基地”,赴攀枝花市的中央领导同志对攀枝花建设与发展提出殷切期望。

  新中国不会忘记,攀枝花建设者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富强,以“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铁,不回家!”的决心与豪迈,奉献着无悔的人生。1970年7月1日,普通高炉冶炼攀西钒钛磁铁矿世界性难题被攻克,攀钢第一炉铁水奔流;同年10月1日,天堑变通途,成昆铁路第一列火车驶进攀枝花。

  勇于并善于实践,梦想就成为理想的先遣。

  从此,许许多多的奇迹在这里被创造:在52个山地平台上,建成世界吨钢占地面积最少的“象牙微雕钢城”――攀钢;第一个全面实行国际竞争招标、完全按照菲迪克条款实施工程管理,建成投产二十世纪我国最大的水电站――二滩电站;掌握共生矿雾化提钒技术,中国率先;常温下非真空连续生产氮化钒工艺,全球领先;建设跨江桥梁380多座,全国最密;枇杷上市,全国最早……

  在科学发展中转型,在科学转型中可持续发展。

  攀枝花市跳出资源型城市“开发―兴盛―枯竭―衰败”的怪圈,明确发展定位,实现从“百里钢城”到“钒钛之都”发展模式的华丽转身:优势资源政府主导、市场配置,核心资源就地转化、产业链就地延伸,二次资源多方参与、循环使用。工业经济中钢铁的比重不断下降,GDP能耗、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不断下降,多元化支柱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循环经济风生水起,人居环境优化提升。

  传承光荣的历史,拥抱光辉的未来。

  攀枝花市依托优势富集的铁和钒钛资源,倾力打造高水平的战略资源开发基地;依托独具特色的南亚热带立体气候资源,倾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基地;依托冬暖夏凉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生态、独特人文的旅游资源,倾力打造中国西部的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依托处于两省交界的区位条件以及业已形成的产业和城市基础,倾力打造川西南滇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通过这些措施,推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按照“6+2”产业规划,攀枝花市着力培育钒钛、钢铁、能源、化工、矿业、机械加工制造产业和太阳能、生物产业新型特色产业集群。2020年前,攀枝花将建成全球最大、国际领先的钒产业研发制造基地,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流程钛工业基地,国内一流的特殊钢、合金(低合金)钢、合金铸件、稀贵金属等新材料生产基地。

  踏平坎坷成大道,攀上新枝花更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