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干坝塘不“干”了

2019-12-31 15:58 来源:攀枝花日报 阅读

克服冬季缺水难题,改变传统植树模式,两个月在荒山上栽种下30018株苗木——

  12月24日上午,记者在仁和区干坝塘看到,曾经杂草丛生、植被稀疏的荒山穿上了绿色的“新衣”,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台湾相思、凤凰木、蓝花楹等树木在这里扎了根。市金沙国有林场副场长何旭介绍,三五年后,这里将成为绿树成荫的花园绿地。

  20多年前,干坝塘也曾草木茂盛。后来,由于气候干燥、降水量减少,加上缺乏管理,林地逐渐沦为荒地,干坝塘也一天天变“干”了。“过去,林里有许多野生菌、野果子,是我们儿时的乐园,但是后来森林没有了,小时候的乐园也没了。”干坝塘村委会主任左成章是土生土长的干坝塘人,对这里的生态环境变化感受颇深。

  干坝塘荒山位于攀西科技城视野范围内,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攀枝花,必须要“治好”城市的“疮疤”。今年10月,我市启动了干坝塘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与治理项目,并定下了“两个月变荒山为绿地”的目标,由金沙国有林场担任业主单位。

  生态修复工程的工期,动辄以年为计数单位,要在两个月的工期内变荒山为绿地,广大林场职工怀着“敢叫荒山披绿装”的豪情,发起了一场绿色攻坚战。

  60天完成350亩的造林任务,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林场职工制定了精细的“作战计划表”,突破统一开台、抽槽、回填、栽种的传统植树模式,把整片荒地分为6块区域,交叉施工,保证每一个区域的工程都不耽搁。

  60个日日夜夜,林场职工轮班上山,现场办公,无白天、黑夜之分,无节假日、工作日之别。林场职工左建梅,两个月时间就跑烂了两双鞋。

  为破解攀枝花冬季缺水这一难题,林场职工一边抓造林施工,一边抓蓄水池建设,保证大树、小苗栽种时有水可用。缺水,就新建两个蓄水池;缺土,就从其他区域搬运土壤进行回填作业……

  不仅要植树造林,还要植树造景。此次干坝塘荒山改造工程共种下30018株苗木,其中多为凤凰木、台湾相思、蓝花楹等开花树种,下一步,还要在荒山上大面积播撒格桑花种子。“等来年开春之时,干坝塘变为花海,上山怕是会堵车哦。”何旭笑言,脸上洋溢着骄傲、自豪的神采。两个月完成350亩造林任务,并且做到了零停工、无任何安全事故,林场职工私下里都把这次干塘坝荒山改造称为“造林神话”。

  时隔20多年,荒山再次披上绿装,村民们的视野里再现绿色生机。“没有好的生态,就不会有好的生活。”左成章感慨地说,期盼在不久的将来,能和儿时伙伴一起重回山林,摘野生菌、采野果子。

  延伸阅读

  2017年,我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截至2018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1.99%,居全省第二。今年,除干坝塘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与治理项目,我市还开展了华山村渡口组森林植被恢复项目、仁和区棉纱湾山体造林绿化项目等20多个重点生态治理项目。(记者 晏洁 李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