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垃圾分类投放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2020-05-08 10:40 来源:非钒钛度客户端 阅读

  最近,攀枝花市民都在热议一件事情——垃圾分类。

  目前,《攀枝花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置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全面启动建成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明确将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种基本类型。这意味着,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在攀枝花落地实施。

  垃圾分类投放,从过去的传说,到如今的落地,市民对此到底了解多少,丢垃圾时是否能做到准确无误? 

  5月7日,万达广场人流如织,从万达购物出来的市民董女士走到垃圾桶旁,准备丢弃用过的纸巾。可在面对颜色各异的垃圾箱时,迟疑了许久,她发现自己居然不会丢垃圾了。原来广场内新设置了一组垃圾分类箱,垃圾箱上还用绿色、蓝色、红色、黑色进行区分,董女士在仔细阅读了垃圾桶上的标注后,才将纸巾丢进“其他垃圾”的黑色垃圾箱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董女士这样对垃圾分类投放不了解的市民还有很多,甚至一些人一头雾水,摸不着边。

  “垃圾分类投放是民生大事,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家住炳草岗路加油对面的桥区小区的蒋女士说,很多老旧小区的居民其实更期待垃圾分类。以前小区楼下有一个垃圾桶,大家将生活垃圾拎下楼,扔进去,不到一天就满了。有时候,厨余垃圾包装不严实,菜汁、剩饭等液体透过包装袋流到单元门口,很不卫生。实行垃圾分类投放,垃圾桶相对较多,环境改变了。但对于如何正确区分垃圾的种类,蒋女士表示,还要多学习。

  “平时一个垃圾袋解决家中所有垃圾,实行垃圾分类投放就不得行了。”市民曾庆源说,从目前自己掌握的垃圾分类的知识而言,自己肯定是会弄错的,还要多学习。

  垃圾分类听着简单,实际操作,却不是人人都会的,什么是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又有哪些?听听专家怎么说。

  市城管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市是四川省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4个生活垃圾分类省级示范城市之一,2020年攀枝花各级公共机构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体和收集设施全覆盖,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建成东区东华街道、炳草岗街道,西区河门口街道、清香坪街道,仁和区大河中路街道、仁和镇、前进镇,钒钛新城和攀西科技城生活垃圾分类9个示范片区。县城、乡镇和农村因地制宜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县城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5%以上,力争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分类设施设置率达到40%。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和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和消毒剂及其包装物等。

  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废弃物。主要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

  厨余垃圾可称为餐厨垃圾,泛指厨余垃圾、餐饮垃圾和易腐垃圾。主要包括:居民家庭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菜帮、菜叶、瓜果皮壳、剩菜剩饭、废弃食物等厨余垃圾;企业和公共机构在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物残渣、食品加工废料和废弃食用油脂等餐饮垃圾;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场所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蛋壳、畜禽产品内脏等易腐垃圾。

  其他垃圾是指个人在单位和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除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等以外的生活废弃物。

  农村采用农户初次分类和保洁员二次分拣的“二次四分法”。农村生活垃圾“二次四分法”是指农户对生活垃圾进行初次分类,分成“易腐烂”“不易腐烂”两类,分别投放至标准化两格式垃圾桶或两个独立垃圾桶;村保洁员在农户初次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分拣,对“易腐烂”垃圾采取堆肥资源化利用,对“不易腐烂”垃圾再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两类。

  垃圾实行分类投放,不少市民关心这些垃圾如何处理,《实施方案》也给出了答案。

  建立分类前端收转运体系。有害垃圾收运必须由具有危废处理资质的企业进行,收运可采取预约收运和定期收运方式,定期收运的原则上每月不少于一次。日常居民分类投放的厨余垃圾,由专业企业定点定时收运。可回收物由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定期收运,原则每星期不少于一次。其他垃圾应逐步实现定点投放、定时收运,务必做到“日产日清”。

  建立分类末端处置体系。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强化企业产品及包装物回收再利用责任,积极推进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建设;优化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逐步推进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有机融合,实施预约上门服务,提高废旧家具、家电的回收利用水平;鼓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经营,努力构建再生资源收集、分拣、运输、加工和利用完整产业链。同时,加快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争在2020年投入运营,严禁厨余垃圾饲养禽畜。

  规范设置分类收集设施方面也有要求。每个居民小区至少设置1处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点,引导居民按照分类标准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单位办公场所按照规范和实际需求设置可回收、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收集容器。道路、广场、公园、公共绿地、客运站及旅游、文化、体育、娱乐、商业等公共场所,应按照规范和实际需求设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两种收集容器。

  “目前,我市正在积极建立分类前端收转运体系,各区域生活垃圾收集容器的更换和设置工作也在开展中。分类末端处置体系设施已基本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已于2019年正式运行,餐厨垃圾和污泥末端处置项目年内建成投入试运行。”该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表示,为了有序、高效地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近期,我市将集中、持续进行宣传活动,比如媒体参与垃圾分类的相关报道,开展全民垃圾不落地专项行动,利用官方微博开辟相关栏目,在大街小巷悬挂宣传标语,每周在公共场所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宣讲,积极组织学校、社区参加活动,激发居民的荣誉感,增强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加强各环节的有效监管,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持续进行。

  垃圾分类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是时候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