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技术创新能手周小兵 文安君 “没啥不简单的,就是在设备检修上出了些‘小点子’……”听说采访,小伙子脸上微微有些泛红地告诉笔者。 眼前这个个头不高、略显腼腆的小伙子就是一年内为公司创经济效益约50万元的技术创新能手——周小兵。 2006年4月,钢企冷轧协力公司金属制品车间2号5吨葫芦吊由于使用频率高,主梁下绕度降低,小车行走轨道出现边塌且变形严重,这给安全工作带来了严重的隐患,经生产厂家判定:必须更换吊车主梁。可是面对公司生产紧张,更换吊车主梁时间长、成本高。怎样才能缩短维修时间,并做到既少花钱又能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呢?周小兵顶着烈日来回于金属车间与办公楼之间,单程步行需要半个多小时,有时他一天要跑好几趟,在现场勘查、分析计算时,他的衣服常被汗水浸湿。经过他辛勤的努力,一份维修计划书呈现在大家面前。可是维修人员又提出了“采用吊车工字钢分段热矫正,能达到承重要求保证安全吗?”这样的疑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周小兵又对计划进行了修改:在工字钢底面焊接10mm的钢板加固,轨面局部堆焊打磨,增加上绕度。吊车修复后,经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检测认定质量合格,这一项就为公司节省费用2.5万余元。 作为一名设备管理员的周小兵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勤勤恳恳。车间的旧包装圈生产线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必须进行改造性大修。为了给大修承揽方提供可靠的设计依据,周小兵吃住在大修现场,根据该线的实际生产情况,编制了详细的大修方案,对设备技改部位提出了具体要求,还对承揽方120余份设计图纸进行了核对,修正改进25处设计。接着他又投入到护角圈喷涂线的改造之中。喷涂线因投产以来长期满负荷生产,燃烧室变形严重,密封性能降低,生产能力下降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但是喷涂线是进口喷涂设备,所有备件必须依赖进口,采购周期长、组织难度大,如果备件没能及时到位,生产将无法恢复,这势必会影响到冷轧厂板卷的包装外发。为解决这一问题,周小兵根据现场生产特性,提出了他的“小点子”:将部分易损备件进行改进,实行本地加工。结果,改进后的捉粉管使用寿命增加了2~3倍,单件成本降低了200元,修复后的燃烧室达到了预计生产能力,而且消除了安全隐患。 工作之余,周小兵还积极参与车间的修旧利废活动,一些看似简单的小改小革却为公司节约了不菲的生产成本。他在组织修复13套十九辊万向接手、130余个可淋式喷嘴时,又为公司创造价值2万余元。 挥洒汗水的小兵是辛苦的,收获成果的小兵是谦虚的,连续五年获得钢企总公司“青年岗位能手”、集团公司创新能手、冷协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的周小兵说:“成绩属于过去,只有努力和勤奋才真正属于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