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企业

东区建设专业市场 培育三产发展绿洲

2007-05-21 08:17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特约记者 王余)3月26日,东区利川废旧物资综合交易市场在密地村三社竣工投入使用。该市场投资1000万元,拥有集市交易场地2000平方米、现代化办公楼2300平方米,能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年交易额可达到5亿元,这将使东区在废旧物资综合利用方面走出一片新天地。

  长期以来,东区缺乏大规模、上档次的专业特色市场,专业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流通、贸易一直处于比较无序的状况。近年来,通过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和全民参与,建设特色专业市场实现三产升级扩容,已成为东区在抓第三产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东区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按照公开、公平竞争原则,切实规范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综合整治社会治安秩序,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亲商、爱商、扶商、助商氛围,营造更为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和宽松的生活消费环境;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市场机制,实现社会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完善政府决策机制,推行政务公开和依法行政,简化、规范行政审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宏观调控能力;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范围和投资行为,加强投资项目招投标管理;加强城镇土地规划,根据发展需要,提前做好将农业用地规划调整为城市建设用地的相关工作,统一安排有利于增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的第三产业基础设施用地,为第三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完善和落实三产招商引资政策措施,储备、包装一批符合产业发展导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三产项目,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并着力加强对内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来东区投资兴业;落实扶持政策,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关于发展第三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规定;进一步简化三产项目的开业审批手续,缩小前置性审批范围;对区里确定的第三产业重点行业和新兴行业,在立项、审批、场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优惠照顾和重点扶持。

  同时,东区积极引导关联行业入驻已建成的专业市场,并强力规范消费市场,改善购物环境,优化价格结构,提高商品质量,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良性循环。

  目前,东区在加快专业特色市场建设上成效显著。华龙广场、元亨建材市场、博胜商城、金福商厦、攀枝花小商品批发市场、密地仓储货运中心、恒力西海岸生活广场、攀西烟草物流中心等一系列东区重点规划建设的专业特色市场均已建成投入使用或将在近期竣工,很多专业特色市场都扮演着区域内物资调配、发运、存储、销售及现货交易宝地和东区第三产业交易主阵地的重要角色,辐射川滇毗邻地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并正在成为东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在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一批专业型、综合型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市场不断建成投入使用的同时,东区市场改革深入推进,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市场公平性日益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逐步体现:

  2006年,在专业特色市场渐成规模的带动下,东区民营企业缴纳税收2.75亿元,比上年增长63.1%,占东区全额税收的25.0%,上升4.4个百分点,成为东区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7.73万人,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力和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渠道。

  下一步,东区将重点加快密地102火车站进出口商品仓储批发交易中心、攀西现代物流中心、攀西烟草物流中心等项目规划建设,着力提升五十四至华山日用消费市场区、华龙元亨建材市场区、炳草岗大桥桥北生产资料物流区、二街坊电子电器市场区、西海岸生活资料市场区等专业市场的档次,力求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市场体系更加健全,市场布局更加合理,大市场、大流通、大贸易格局基本形成,逐步建成更宜人居、更宜创业的现代化中心城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