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颉妍刘蔼岚 当东方露出一抹光辉,一座现代化城市沐浴在晨曦之中。浓郁的绿色、整洁的环境、开阔的视野,让人心旷神怡。眼前的一切,就是我市加强拆违建绿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取得的成果。 面对困难不退缩 作为“创卫”专项整治之一的拆除违章建筑工作,一直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受历史遗留、利益驱动等原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市各类违法建筑物屡拆屡建,不仅严重影响城市容貌,挤占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隐患,也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起初,拆除工作受到一些群众的质疑,城监部门面对眼前的困难并没有退缩,一次次上门摆政策、讲道理,劝说居民自觉拆除各家的违章建筑。 拆违建绿工作启动后,市、区城监队员放弃休息时间,起早贪黑上门给辖区群众做思想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拆除工作中,主动转变执法理念,变刚性管理为柔性执法,切实服务群众、关注民生。 “拆了老百姓花钱盖的房子,他们心里有怨气是很自然的。而我们的工作就是要督促他们把违章建筑拆掉,有矛盾是很自然的。”有着16年城监执法经验的市城监支队派驻炳草岗街办中队队员鄢定志说。 4月11日,我市拆除违章建筑专项整治工作启动。地龙箐社区居民谢大爷望着自建的车库门上那个大大的“拆”字,打心眼里不舒服,“自己花钱建的房子,哪能说拆就拆。”老人对拆除表现出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城监队员上门给他讲违章建筑的安全隐患和创卫的意义。在队员们多次苦口婆心的劝说下,谢大爷终于同意拆除车库。考虑到谢大爷老两口年纪老迈,行动不方便,城监队员就出动执法车把谢大爷车库中的东西搬到他指定的地点放好。 5月24日,地龙箐社区拆除现场,居民赵明宇带头让执法人员把自己花3万多元修建起来的小花园和车库拆掉,“拆除工作开始后,城管人员就多次到我们这里做宣传,讲政策,态度又好又有耐心。”在拆除违章建筑工作中,城监队员以严格要求、认真负责、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赢得了各部门的支持和群众的信任。 细化措施见成果 按“创卫”工作要求,我市第一批有47万平方米的违章建筑需要拆除。我市城监部门面对困难和压力没有退缩,团结一心,迎难而上。为确保建成区内拆除违章建筑工作的顺利开展,不留后患,市城监支队首先派出队员协助三区对拟拆除的违章建筑进行了周密细致的调查,对需要拆除的违章建筑做到了地点明确、户主落实、面积实测、房屋结构清楚。其次,印制了市政府拆除违章建筑通告17000余份,并协助三区下发到每位违章搭建户手中;录制宣传磁带10多盘,每天出动宣传车辆沿城市主干线和拟拆除违章建筑片区对居民进行宣传教育,对户主耐心说明我市创卫工作的意义。同时,对违章建筑户做了拆除前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发放限期整改通知责令自行整改,做到了被拆除违章建筑户家喻户晓,为整治非法建筑打下坚实基础。市城监支队克服人员少、责任大、任务重等困难,转变工作方式,执法工作中心下移,派出专业执法人员指导三区开展违章建筑的拆除。 目前,三区范围已拆除违章建筑32万平方米,有效地改善了市容市貌。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广大居民都由衷地说出了心里话:创卫确实是为我们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城市面貌大“变脸”,生活环境大变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