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程 报道)6月20日笔者从新钢钒物资采购部了解到,二季度,国内硅锰、锰铁等合金从年初每吨5200元左右暴涨到最高11000元以上,整个普通合金价格平均上涨近80%,仅此将增加采购成本6000多万。面临不利形势,该部通过加强市场行情分析,采取多种采购策略,发挥库存“蓄水池”功能,不仅有效避开了普通合金价格高位运行区间,而且直接降低采购成本1000多万。 近年来,由于合金行业总体产能供过于求,一直处于微利,甚至亏本状态。去年国家开始整顿合金产业,提高了准入门槛,加之限电、电价和原料成本上涨,许多企业退出了合金生产,而今年上半年钢铁市场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对合金需求依然非常旺盛,在全社会库存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引发了合金价格报复性上涨,令众多钢铁企业措手不及。 据悉,该部针对铁合金供给很不均衡,价格波动幅度很大的特点,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加大了风险防范和有效降低采购成本的工作力度。展开大规模资源调查,先后对攀枝花周边、云贵地区和国内其他地区的合金企业生产成本、保供能力进行了调查,并在基础上合理布局和调整采购区域,分品种选择主要供应基地。同时,注重市场行情分析,除紧盯具体品种市场变化和跟踪各大钢厂合金用料情况外,坚持研究宏观基本面和区域经济,把分析结果作为指导定价和制定采购策略的依据。 新钢钒灵活采购方式,在按季度招标做好周期采购的同时,依据市场变化,灵活采取比价、议价采购,抓住最佳采购时机,及时锁定资源。发挥仓库“蓄水池”的调节作用,在电力充沛、价格较低时,适当增加库存,缓解枯水季节的采购压力。而在此之前,该部已在一季度正常招标采购基础上,追加采购硅锰、锰铁和硅铁等合金近3000吨,将库存提高至1.3万吨,其中月消耗近3000吨的硅锰合金库存达到了6500吨。二季度,在硅锰合金需用量9000吨的情况下,采取急用即买的策略,仅采购了3000吨,而高碳锰铁则回避了此高峰时段的采购。沉着应对了合金市场的“井喷”行情,规避了近4000万的价格风险,直接降低采购成本1000多万元。截止笔者发稿之日,硅锰合金价格已回落了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