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涛 特约记者 殷昊 近年来,钢企总公司以“净化环境,美化家园”为己任,不遗余力发展环保产业,开展三废治理,为攀钢和攀枝花市的环保事业作出了应有贡献。据不完全统计,实施“十一五”以来,该公司项目总投资近10亿元,其中环保和水保项目投资达9987万元,环保投资比例达10%左右。 严格环保措施 钢企总公司是攀枝花最大的地方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公司不断加大环保投入,严格按照工程建设“三同时”的要求,对新建工程项目和在建工程项目的环保设施认真落实,以达到国家环保的要求排放。 2006年5月,该公司120吨/年的米易白马球团竣工投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该公司针对配料系统、干燥烟气、链箅机、回转窑等部位产生的粉尘和烟尘和铁矿粉中的硫经过焙烧氧化、喷煤系统煤燃烧产SO2,采用了大型化集中式除尘,对产尘设备及产尘点设置抽风罩或密闭罩,以高效布袋、电除尘器为主要净化设备。为了防止尘灰在输送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各除尘器收集的粉尘经螺旋输送机送入密封贮存仓,再用压缩空气输送至配料仓,再参加配料,同时在尘灰仓设置料位显示、高低料位报警装置,以避免满仓爆顶或空仓时喷灰等现象发生,防止粉尘产生二次污染。 2005年初,攀枝花市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十大污染城市之一,引起了强烈反响。同年2月24日,《攀枝花日报》刊发了市政府56次常务会决定《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对部分污染企业实施关闭、停产、限期治理的通知》,钢企总公司的合金分公司、轧钢厂、电冶厂、西磁料粉一厂等5家单位均因烟尘超标受到通告,要求限期治理。接到《通知》后,该公司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起来,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污染治理。 为了达到环保要求,该公司投资150多万元,对合金分公司3300KVA矿热炉烟气除尘系统进行了改造,新的除尘系统彻底解决了以往作业现场粉尘大、烟尘超标等问题。 针对当时轧钢厂的二车间加热炉烟尘超标,该公司又投资140多万元对加热炉进行了改造性大修。为达到除尘效果,将烟道宽度加宽,烟气的烟尘在烟道采用烟气不同流速变化,通过重力除尘法进行除尘,同时加热炉采取负压操作,从炉后进入少量的空气,对未充分燃烧的煤粉在烟道中全部燃烧,消除黑烟,使烟尘排放达标。 电冶厂1#、2#电炉由于外排烟尘浓度超标,被列入全省30家重点污染源限期治理项目之一。公司通过认真研究,毅然决定投资1200多万元,对两座电炉的CDY—1.5型和CDY—2型低压脉冲袋式除尘器的烟尘捕集不合理的设计和严重老化的除尘系统设备进行改造。 电冶厂环境持续改进,取得了明显效果。该厂的职工和周边的住户感叹说:“现在变了,从新庄大桥看进去,能见度十分清晰,再也见不到里面污烟弥漫的场景了。” 发展环保产业 多年以来,钢企总公司瞄准国内外环保前沿技术,不断开发新项目、优化技术工艺,拓展了工业及生活污水处理、除尘设备设计制造、烟尘粉尘治理、余热废气制冷等环保产业领域。 该公司以攀钢的需求为导向,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引进、开发了高效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无机膜超滤技术等五大水处理技术,先后成功应用于攀钢冷轧厂、动力厂的含油污水、攀钢煤化工废水、四川机电学院生活污水处理等多项工程;研发的工业废水在线自动监测仪,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冶金等领域的水质检测。 烟尘治理方面,该公司长期致力于工业烟尘治理研究,已能够设计、制造、安装各类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旋风除尘器,并引进德国除尘布袋生产线,产品已成功进入成都市场。炼铁厂1#、2#、3#高炉6000多平方米的矿槽除尘系统、炼钢厂13000平方米的大布袋除尘器、攀宏三氧化二钒除尘系统等60多个大型除尘项目至今运行良好。 在以钢企瑞天安全环保公司为基础发展工业环保的同时,该公司另外两家单位也涉足了环保领域。2001年,钢企雅圣服饰公司(原民政福利公司)建成除尘布袋项目,与瑞天安全环保公司相关设备配套。2002年,钢企总公司注资控股四川汇同科技实业公司,主要开发、生产、销售环保设备、分析仪器,以及承接废水治理在线监测系统工程等。 “循环经济”模式概念的出现,破解了攀钢固体废弃物的治理和利用难题。30多年来,位于金沙江边的西渣场,堆积的高炉渣总量达3500多万吨,形成了高达100余米、占地40余万平方米的长江上游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渣场。钢企环业公司经过不懈努力,积极开发利用高钛型高炉渣,成功研发出20多种产品,不仅能完全消化攀钢当天产生的7000多吨高炉渣,而且消化了1300多万吨积渣,提前6年完成了攀钢的重托——使西渣场变成了攀钢永久性的活渣场。 为了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该公司大力推广应用成熟的溴化锂制冷、制热技术,充分利用攀钢生产中产生的余热蒸汽、排污热水、烟气余热,灭焦蒸汽等丰富的余热、余能资源,先后建成了发电厂、轨梁厂、攀钢俱乐部、热轧板厂等20套中央空调系统,减少蒸气排放量约30吨/小时、热污染2万千瓦,替代电能5000KW,减少氟里昂20吨,收到了显著的环保与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