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毛哲先)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市委确定的加快建设特色工业强市的要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通过优化工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延伸产业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举措,积极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确保了上半年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效益迅速提高。 1-5月,全市27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82.56亿元,同比增长24.4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9.23亿元,同比增长19.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总额24.7亿元,增长63.6%,实现利润9.17亿元,增长1.6倍。 从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及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看:首先,攀钢发挥出强大的带动作用,攀煤增长强劲。1-5月,攀钢累计实现增加值33.72亿元,增长16.4%;攀煤在煤矸石电厂有效运行及煤炭价格上涨共同推动下,实现增加值3.99亿元,增长72.7%;钢城企业总公司单项统计部分实现工业增加值4.2亿元,增长1.7%。其次,县区工业快速增长。1-5月,县区属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1.77亿元,各县区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东区完成3.37亿元,增长51.9%;西区完成5.14亿元,增长40.7;仁和区完成7.08亿元,增长37.3%;米易县完成3.64亿元,增长61.4%;盐边县完成2.54亿元,增长40.6%。同时,工业招商引资进展顺利。1-5月,工业方面履约项目120个,其中新签约履约项目38个,到位资金35.4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38%。民营经济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仅一季度,全市乡镇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8.59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实现工业增加值13.27亿元,增长24%,净利润3.03亿元,增长33.3%,实交税金2.09亿元,增长23.3%;全市中小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1.16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3.22亿元,增长18.4%,实交税金3.39亿元,增长14.7%。此外,主要产品产量增长快速,生产要素保障基本平稳。1-5月,生铁产量242.25万吨,增长8.06%;钢材产量185.2万吨,增长14.66%;铁矿石产量883.93万吨,增长51.55%;发电量66.07亿千瓦时,增长4.33%。 在工业经济增长快速、效益提升的情况下,上半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中仍存在大企业增速不平衡、总体增速较低,缺乏新的大型工业项目,生产要素紧张的压力长期看依然存在,工业投入不足,民营经济发展还较滞后等主要问题,亟待在下一步工作中加以解决,以保障全年工业经济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