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津巴布韦的烤烟在国际市场上十分抢手。我国为了生产高档卷烟,每年要从津巴布韦进口数万担烤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的攀枝花,在气候资源方面与津巴布韦相似,是发展优质烤烟的适宜区,国内的专家把攀枝花誉为中国的“津巴布韦”。
2004年国家烟草局把攀枝花确定为全国优质烤烟重点发展的新区。之后,国家烟草局和四川省烟草公司十分重视攀枝花的烤烟发展,要求生产的优质烤烟能替代进口的烟叶。为了烟叶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烟草局和四川省烟草公司决定加大对重点烟区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国家、省、市三级烟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去年开始,我市在米易、盐边和仁和开展了以烟水配套工程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此之前,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就把发展烤烟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产业,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点产业,并制定了“攀枝花优质烤烟发展规划”,到2010年,我市烤烟将达到常年种植20万亩、轮作20万亩、年产60万担的规模。 对于烟草部门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的烟水配套工程建设,各级烟区政府都把它视为加快攀枝花烤烟发展的难得机遇,视为烟草部门为山区农民兴办的“德政工程”,视为新农村建设的开路项目和先锋项目,加强了组织领导,协同攀枝花烟草公司搞好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组织工作,要求达到“工程实、质量优、效益好”的建设目标。为了搞好这项工程建设,市政府成立了烟水配套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水利农机、国土资源、农办、烟草等部门协作,制定了烟水配套工程建设规划。按照这个规划,我市在三年内将建设10万口小水窖,蓄水量达到300万立方米。其中,2005年建成34500口,今年力争建成40000口。 今年5月底,国家局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一行四人,在四川省烟草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对我市2005年度烟水配套工程项目进行了全面复查验收。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彭建华、副市长郑学炳、市政府副秘书长马泽林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验收评价工作。 我市提交国家局验收组验收评价的项目是经县、市、省三级验收合格的小水窖34455口、水池6口,共91.79万立方米,总投资9884.24万元。其中烟草行业补贴5507.4万元,烟农投劳折资及政府投资4376.84万元。 为了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行业负责,国家烟草局验收组在认真听取了攀枝花市烟草公司烟水配套工程项目建设情况的汇报后,又仔细查阅了项目档案,实地随机抽查了小水窖,对项目进行了验收评价。国家烟草局验收组认为,市委、市政府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项目建设的组织机构健全,人员落实到位,管理制度比较完善,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和五年规划得到逐步实施;项目建设管理比较规范,管理程序基本符合要求;项目真实、布局合理、质量可靠,达到了设计要求,初步发挥了效益。经过严格的检查,我市2005年度的烟水配套工程项目通过了国家烟草局的验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