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自1970年投产以来,先后产生了3个排渣场:东渣场、西渣场和巴关河渣场,累计囤渣在5500万吨以上。
仅在攀钢西渣场,到1995年停止翻渣时就囤积多达3500多万吨冶金渣,形成了高100余米,占地40余万平方米的大型渣山。并且每年还以产生300万吨冶金渣的速度在递增。由于西渣场正处于长江上游,金沙江沿岸的边坡上,每当雨季来临时,大量的冶金渣顺势而下进入金沙江,流入“母亲河”,造成水质污染、行洪困难。风季到来时,渣场就一片尘土飞扬,烟雾弥漫,这不仅危害了市民的身体健康,破坏了攀枝花环境,而且还对长江下游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不仅成为影响我市争当四川省新型工业化道路排头兵的一大障碍,而且还严重制约着攀钢的可持续发展。 为解决攀钢冶金渣的出路,2001年1月,攀钢成立环业公司,专门从事冶金渣的开发与利用工作。经过4年多时间的科技开发,研发出了全部或部分采用冶金渣粗、细集料为主要原料的商品混凝土产品。同时在今年2月,由攀枝花环业冶金渣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市江南实业有限公司和一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攀枝花环业商品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专门从事商品混凝土,砂浆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作。至此,攀钢冶金渣找到了符合国情民意的利用途径,实现了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彻底转变。 记者近日从攀枝花商砼公司了解到:该公司投资2500万元兴建的年产80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生产线,年利用攀钢冶金渣量约在150多万吨。目前,该公司能够生产不同规格、不同强度等级的商品混凝土和砂浆,完全能满足我市建筑工程对商品混凝土和砂浆的需求。 此外,环业商砼公司的控股公司攀枝花环业公司已经利用攀钢冶金渣开发生产出了10大系列30余种规格产品,年消化攀钢冶金渣量在300万吨左右,并于去年8月25日,实现了攀钢当天翻渣当天消化。借助国家、省、市政府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决定的实施,加之有这两家专门从事攀钢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环保企业在冶金渣上的科技攻关,不仅能使攀钢的废渣利用率达到100%,而且还能为我市甩掉全国十大污染城市帽子、争当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起到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