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钢集团矿业公司经理 鞠崇文
攀钢集团矿业公司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与再造生态环境平衡并举,挖掘资源潜力,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和完善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闯出了一条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矿山,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攀钢矿业公司已发展成为我国大型钢铁钒钛原料基地。 公司先后荣获全国冶金矿山“十佳厂矿”、全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先进矿山企业称号。 一、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情况 攀西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是我国钒钛磁铁矿的主要成矿带,也是世界上同类型矿床的重要产区之一。攀西地区有大、中、小型铁矿床66处,其中大型13处,攀枝花矿区、红格矿区、白马矿区及太和矿区均构成特大型矿床。已探明铁矿资源储量近100亿吨,其中钒钛磁铁矿约98亿吨,蕴藏着全国19.6%的铁、62.2%的钒和90.5%的钛,是仅次于鞍本地区的全国第二大铁矿基地。 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采选业的发展,与国内其它矿产区一样,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由粗放到集约的过程。 前些年,由于矿产品价格低,对资源的认识和现在有较大差距,攀西地区铁矿采选业曾经存在较多问题。由于整个矿业市场的不景气,攀西地区的矿山企业普遍经济效益低下,资源利用率很低。尤其是在非国有矿山中,矿山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存在着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私挖滥采、采富弃贫、乱排乱放、重效益、轻环保、安全条件差,矿产品结构单一,品位低,不注重共生矿产的综合回收,矿山回采率和矿石回收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等现象。 近年来,随着政府主管部门对矿山行业监管力度的不断增强,矿业秩序日趋规范,矿业得到了较快发展,钒钛磁铁矿采选业已达到年产铁矿石2200万吨、铁精矿800万吨的规模,已发展成为攀西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目前,攀西地区的矿山企业已经普遍注重提高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利用率,重视环境保护,矿山回采率和矿石回收率明显提高,从选铁尾矿中综合回收钛精矿的技术已全面推广,低品位矿石得到大规模开发利用,有些矿山的采出矿石品位已经达到了20%-25%。 二、攀钢矿业公司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截止2006年底,攀枝花矿区兰山、尖山、朱家包包三矿段钒钛磁铁矿可采储量合计18064万吨,白马矿区钒钛磁铁矿可采储量61209万吨,可采储量合计79273万吨。按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可采储量40亿吨左右估算,攀钢钒钛磁铁矿可采储量占攀西地区可采储量的20%。 为保障钢铁工业对原辅料的需求和矿山的良性发展,解决好矿山进入中后期开采后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矿业公司坚持“适度开发、均衡生产”和“采剥并举、剥离先行”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着眼于中长期发展,把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稳定和提高产能作为矿山生产建设的重点,促进了矿山可持续发展。 (一)挖掘资源潜力,稳定矿山产能 先后实施了兰尖矿兰山西帮挖潜扩帮工程、兰尖矿兰山南帮小孤山挂帮富矿回收利用工程、朱矿南帮扩帮、石灰石矿滑体压矿回收开采等重点工程,分别增加铁矿石储量和石灰石储量6369.01万吨、1062.56万吨;坚持“贫富兼采”的原则,年利用品位20~23%的极贫矿200万吨。目前,正在开展对境界内品位15~20%尚难利用矿回收利用的研究工作,并计划投资8000万元对采选系统进行改造,使“十一五”末期达到年利用尚难利用矿400万吨的规模,同时研究兰山、尖山、朱矿土场原废弃低品位矿石的再利用,启动了尖山深部地质勘查和尖山露天转地下开采相关技术研究,为接替尖山露天采区做好准备,稳定尖山产能。 (二)优化开采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针对矿带、矿条狭窄,采掘难度大的特点,采用横向采剥工艺开采方法,矿岩分钻分爆、分采分装分运,按矿带、矿条采掘推进,剔除夹石、回采矿石、减少废石混入。开展了铁矿山矿石性质配矿攻关,制定实施了《朱兰两矿矿石配矿实施细则》,实行多铲、多矿带、多品级、同车档协调配矿,贫富矿合理搭配,降低了矿石贫化和损失,提高了采矿回采率和资源利用率。 (三)优化选矿工艺,提高精矿质量 开展了选矿厂细破闭路改造和阶磨阶选改造。选矿厂细破闭路改造,使破碎产品粒度达到-12mm含量占50%以上。球磨分级系统阶磨阶选改造,每年增加精矿产量60万吨,改变了建矿三十多年来钒钛磁铁精矿品位徘徊在51.5%的状况,使难磨难选的钒钛磁铁矿精矿品位达54.5%,为尚难利用矿的大规模利用创造了条件。 (四)综合利用尾矿资源,发展循环经济 攀枝花矿尾矿库尾矿堆放量已达1.2亿吨。我们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和生产实践,从磁选尾矿中选钛精矿的生产能力已达到27万吨/年。另一方面,我们还在磁选尾矿经过选钛后的尾矿中再次回收钛和铁,已形成年产钛精矿3万吨、钒钛磁铁精矿10万吨的生产能力,钛精矿品位47%,钒钛磁铁精矿品位52.5%。“十一五”期间,我们拟对尾矿库的尾矿进行回采再选。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再从尾矿库回收钛精矿20万吨、铁精矿8万吨。 在钒资源利用方面,富集在铁精矿中的V2O5,在冶炼过程中进行了回收,现已形成年产钒渣17万吨、五氧化二钒8500吨、三氧化二钒5370吨、高钒铁4000吨、中钒铁4000吨、钒氮合金2500吨的综合生产能力(折合V2O51.5万吨/年),钒资源利用率达到60%。 (五)加大环境恢复性治理力度,建设绿色矿山 公司在2001年12月31日零时实现尾矿“零排放”,保持了长江上游洁净。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工作。现正在进行国家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尖山排土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的施工,该项目可消除尖山排土场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并恢复其生态环境。 大力开展排土场、荒坡、尾矿坝等的复垦、绿化以及水土保持等工作。矿山现已植树14.7万株,育草1186亩,累计复垦绿化荒山2336亩,矿山已建设成为绿树成荫,洁净、环保的绿色矿山,公司荣获攀枝花市环境保护守法先进集体称号。 三、政策建议 (一)征地费用 矿山建设和生产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如道路建设、尾矿库、厂房等都需用大量土地,其土地使用和一般工业及商业用地有所不同。如公路,很多矿山公路建设后都是社会在使用。其满足了更多是社会职能。尾矿库、土场在排土完成后,其土地通过恢复植被是可以达到荒山或森林的功能要求。土场、采场由于安全距离等需要,征地是不能使用或破坏的,而且矿山用的大多是林地或荒地,由于用地量大。若按现行工业用地交纳征用费用将给企业的建设及生产经营带来负担,对做好基础原料工业不利,也对发展后续加工不利。 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根据矿山用地的特点,对工业用地费用征收政策进行调整,分别对待公路、采场、土场、尾矿库、厂区等建设的用地。在确定征地费用时,除了考虑区域差异外,还需要考虑矿种、矿床及矿物质量、差异,对矿种经济价值高、质量好的矿种适当提高用地价格,对价值低、质量差的矿种适当降低价格。有利于矿业企业的发展。 (二)表外矿和极贫矿利用的税费政策支持 矿山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固体资源,是有限的,要让它充分发挥对社会的贡献,就必须充分利用,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要实现充分利用和综合利用。循环经济不和人、环境协调发展,企业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在是否综合利用、搞循环经济,做对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时,企业选择的标准就是效益。如果综合利用、循环利用能带来效益,就会去做,否则,就不会去做。因此,要使矿山企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做到人、环境协调发展,很有必要充分考虑以下几点给企业效益带来较大影响的因素。若考虑好了,将会极大地促进企业的综合利用,促进人、环境的协调发展。 目前,矿产资源已十分稀缺和宝贵,为了充分利用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质量差品位低的矿产资源(如我公司钒钛磁铁矿中的表外矿和极贫矿),进行贫富兼采和综合利用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在矿产资源税费政策中,对资源税的征收是按采出原矿收,并没有明确对开采未达工业品位的矿产资源减免税费的政策。由于攀枝花低品位钒钛磁铁矿石的选矿比高(以攀枝花矿区尚难利用矿为例,其选矿比高达6~7倍),生产同样质量的一吨精矿,由于原矿使用比例大幅上升,需交的资源税也大幅度增加。这加重了利用这部分品质差品位低矿石利用成本,不利于鼓励大家充分利用这部分资源。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出台优惠政策,对积极利用表外矿和极贫矿的矿山企业,适当减免利用资源税费。 (三)统筹考虑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 提高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要有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实力作支撑。建议政府部门组建一个领导小组或专家组,统筹考虑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开发利用,制定开发利用钒钛磁铁矿资源的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等综合指标,提高资源开发的技术和市场准入门槛,把钒钛磁铁矿资源保护好、开发好。 攀西钒钛磁铁矿是国内现存的一块较大的资源,在国内有重要的位置,由于是重金属矿,其综合利用价值极大,是国家及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若其得到充分的综合利用,那将给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因此,要充分保护和开发好这块资源。如果千军万马齐上阵、有水快流,那将是会较快的发展,但多金属矿的综合利用价值也将不能充分地贡献于社会,对国家和地区的持续发展不利。因此建议:一是整合给大企业,进行规模化开采。由于大企业有技术及经济优势,对资源的综合利用较好。因此应将攀西地区的资源进行整合,由大企业进行统一开采;二是充分限制非综合利用企业钒钛铁精矿,很多不提钒的企业大量使用钒钛磁铁矿,造成精矿里的钒极大浪费,其冶炼后的矿渣,含钛也很低,不利于今后技术突破和对钛的回收,只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三是建议成立攀西钒钛磁铁矿采选综合利用专家小组,制定钒钛磁铁矿综合开发利用技术标准,由政府发布,并要求相关企业执行,政府部门监督,对达不到标准的企业进行关停,以此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提高资源对社会的贡献。 (四)支持大中型国有矿山企业的发展 大中型国有矿山企业在资源利用规模上、产业链上、技术人才、挖掘资源潜力、尾矿治理、环境保护方面有着较大优势和社会责任感,大中型国有矿山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应作为开发利用大型矿山的主体。希望政府部门能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将资源优先配置给大型国有企业,支持大中型国有企业对矿山科学开采、利用,保证国有大中型企业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