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17日,在盐边县文化史上是一个非常值得记载的日子。这天,盐边县政协邀请了全市有关专家、学者,共同研讨大笮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其现实意义。从此,把古老而灿烂的大笮文化推向新的时代,让笮山若水在新的发展时期焕发更加灿烂的光芒。 今年6月17日,在这风光秀美的笮山之麓,若水之滨,盐边县正式成立了大笮文化研究会。把“大笮文化”研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有关大笮文化 众所周知,盐边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大量的出土文物及史料的记载,早在秦汉以前就有早期的土著“笮人”,在这片土地上狩猎捕鱼,建家立园。汉武帝元鼎六年,便在三源河畔设置了大笮县。从此,大笮文化便成为盐边古老的文化。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盐边人民重提大笮文化,绝非聊发思古恋旧之幽情,而是为弘扬当代盐边文化而奠定坚实的历史根基,使新世纪的盐边焕发古老灵气。 经过专家学者近一年来对大笮文化的研讨,使我们不仅在不同侧面对大笮文化加深了解,同时,对大笮文化研究也有了全方位的认识,对进一步挖掘、打造大笮文化,让大笮文化为新世纪焕发古久之灵气奠定了基础。 有关大笮文化的挖掘 盐边集中精力首先打造“笮山若水”三大文化项目,编辑出版一套旅游文化丛书,全方位介绍盐边的民族、民俗、风情、风光;创作出一台民族、民俗文艺史诗,展示盐边丰厚的历史、古朴的民风、多民族的风采,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收集制作一套盐边多种民族独有的音乐舞蹈锅庄,形成了独有的笮山锅庄。 在省、市有关专家的帮助下,经过全县文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全县少数民族群众的辛勤奉献,去年十月国庆节前夕,“笮山若水”文化丛书正式出版发行,笮山锅庄也隆重推出;年底,民族民俗音乐舞蹈史诗正式上演。今年二月份,还专场为“两会”的委员和代表展示了风采。 经过一年的探觅,在打造大笮文化文艺精品的同时,市、县专家学者又在大笮文化各个层面进行了探索,有了不少新的发现。 市文管所的老专家叶大槐先生在民族学上出了专著,对盐边县的历史又有了新的研究。王文君先生通过对大笮文化的研究,隆重推出的大型调研报告《笮山古风、若水奇情》,把大笮文化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关于大笮文化研究 大笮文化研究会成立后,一是多渠道筹建大笮文化研究基金会,使大笮文化研究正常开展;二是每年推出一期会刊,刊登本会会员的研究文章;三是每年召开一次会员大会,总结交流一年的研究工作;四是每一年都要向政府提供一至二个成果,使成果得以转化;五是逐年推开大笮文化研究,条件成熟时,召开川滇两省大笮地区的联系会议;六是逐步开展知识产权工作,保护研究成果。 (本文作者为盐边县大笮文化研究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