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文化

西门庆咋成了“香饽饽”

2006-07-19 09:07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作者:何勇 阅读
 山东阳谷县与临清市相距不到80公里,同属聊城市管辖。如今二地共同打起了《金瓶梅》这张牌,前者已经建起了"金瓶梅"文化区;后者请北京大学教授出招,自我定位为以《金瓶梅》休闲文化旅游体验为特色的旅游城市,而且打出了"《金瓶梅》故乡"的旗号。两县争建"金瓶梅",是不是重复建设,会不会带来恶性竞争?自面世起就争议不断的《金瓶梅》,能否建设旅游景区?

  “西门庆”上演节目 “潘金莲”竞聘大使
     争打《金瓶梅》牌 ,阳谷县得先机


  上午10点,山东阳谷狮子楼旅游城。风流倜傥的"西门庆"身穿长衫、手摇折扇,大摇大摆地走在仿宋代的商业街上。当他路过一座两层临街小楼时,"啪嗒"一声,一根竹竿从天而降砸在身上,"西门庆"恼怒地仰起头,却见一位衣着艳丽的美貌少妇倚窗张望,“西门庆”顿时呆了……

  这不是在排影视剧,在阳谷县狮子楼旅游城,“西门庆初遇潘金莲”是特色节目,基本每天都演。

  在《水浒传》里,阳谷县是武松打虎、斗杀西门庆的地方。2003年10月,投资3470万元、占地30余亩的的狮子楼旅游城开门营业。按照景区介绍,景区分为水浒文化区、金瓶梅文化区和宋代民俗文化区,主打"旗帜"就是《金瓶梅》和《水浒》文化。

  旅游城内,《金瓶梅》的内容远远多于《水浒》。"潘金莲"和"武大郎"共住一座二层小楼。"潘金莲"是旅游城在公开招聘的,身份是"景区形象大使";"武大郎"乃本县西湖乡人士。"武大郎家"对面是"王婆茶坊",从后门可径直走到茶馆。茶馆内,西门庆初次幽会潘金莲的蜡像塑造的惟妙惟肖,十分逼真。沿"武大郎家"一路前行,会看到西门庆的生药铺、盐铺、当铺、绸缎庄,还有"狮子楼酒店"。导游介绍,"狮子楼酒店是西门庆娶妻纳妾、吃喝玩乐的地方;酒店对面是戏台,西门庆边作乐边看戏。"在景区内,记者还看到了普及性的100张金瓶梅连环画,还有西门庆7个妻妾画像。

  旅游城内,有一片空地,导游介绍是留着建西门庆庭院的。"我们这里参观者很多,旺季时每天有1000多名游客。"景区内,还有潘金莲手工艺品、西门庆绒布等特色旅游产品可购。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韩光辉教授在进行考察后认定:“对《金瓶梅》文化开发最大的是山东阳谷县。”

  临清奋起直追,自我定位为《金瓶梅》休闲文化目的地和《金瓶梅》故乡

  因京杭大运河而兴的临清市,是山东的北大门。研究《金瓶梅》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临清正是《金瓶梅》故事发生的背景地。具有开发《金瓶梅》文化得天独厚的优势。

  急于发展旅游业而又无起色的临清市,不甘落后,请来了以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韩光辉教授为负责人的课题组。在今年5月制订出了《临清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通过评审。课题组认为,尽管临清市具有5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最有开发条件开发前景和市场魅力的还是《金瓶梅》。"《金瓶梅》文化特色鲜明,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垄断性,知名度极高",并将"《金瓶梅》休闲文化旅游"作为主要旅游开发项目;临清的形象也将是“《金瓶梅》故乡和运河名城”。

  临清市《规划》计划五年内,在元代运河岸边建一座《金瓶梅》文化城,初步预算投资在5600万元。按照《金瓶梅》一书的描写,景区内有西门庆七进院落、王婆茶馆、武大郎炊饼铺、古戏楼等建筑,所有建筑都是宋代风格,沿街贩卖宋代或明清的仿古货品,并推出各色金瓶梅小吃。此外,还将建《金瓶梅》蜡像馆、《金瓶梅》文化陈列馆和国际《金瓶梅》学术会议中心。

  景区内的节目设计别出心裁,有“西门庆初会潘金莲”、“武大捉奸”等节目,邀请游客参与表演并拍摄成光碟,“钱多演主角,钱少跑龙套”,交纳一定的钱,就可以出演西门庆。此外,还计划建一座“新婚鸳鸯楼”,里面有性教育设施,专供新婚夫妇居住,学习,体验。

  而《金瓶梅》文化城的主要目标游客群将为新婚夫妇、情侣等。“他们对有神秘感的东西感兴趣。”

  “规划已通过评审,项目只要主要领导拍板,就可以建。”临清市旅游局局长李保太介信心十足地说。

  相隔几十公里,建两处“西门庆院落”,会带来恶性竞争吗?

  毫无疑问,《金瓶梅》这个"金"字招牌蕴涵着巨大的含金量,因而"西门庆"这个千夫所指的"淫棍",也就成了"香饽饽"。到底哪里才是西门大官人的府邸?

  临清市认为,《金瓶梅》写作背景地应该是在临清。“上世纪90年代,国际第四届《金瓶梅》研讨会在临清召开,多数专家都认为背景发生地应该是临清,《金瓶梅》从58回到100回里,有25处直接写到临清,临清有60多处地点、景观、寺庙、村庄名和书中所描写的地名吻合,而且《金瓶梅》里的方言、风俗、饮食、生活习惯也都与临清相同。” 李保太介绍。

  阳谷县开发《金瓶梅》的根据则来自于耳熟能详的《水浒传》:武松在景阳冈打虎后,是在阳谷遇到兄长武大和嫂子潘金莲的。后来又斗杀西门庆,所以《金瓶梅》发生地应是阳谷。

  韩光辉教授则在规划中认为,阳谷将水浒中的"狮子楼"比作《金瓶梅》中的狮子楼开发,是“偷梁换柱,具有明显的欺骗性。”

  虽然《金瓶梅》作者和故事背景发生地之争一直在进行,但两阳谷、临清两地并没因共同开发《金瓶梅》而剑拔弩张。因为《金瓶梅》作者身世一直是个谜,不仅阳谷和临清在争,南京、徽州、枣庄等地也都在争夺。

  但不管怎样说,两地同属一嘶,又相距如此之近,共同打造一个旅游品牌,同吃《金瓶梅》这碗饭,肯定会带来一定的重复建设。从两地已经修建和正在修建的项目内容看,多有重复,均是在西门庆、潘金莲身上下工夫,同样的庭院、店铺、酒楼、茶馆……恶性竞争似乎不可避免。有游客知道两地都在开发《金瓶梅》,开玩笑地问道:"在景阳岗看完武松打虎后,阳谷、临清两地,我该去哪里看武松的兄长和嫂嫂?”

  就连主持临清旅游规划项目的韩光辉教授也认为,两地争建《金瓶梅》文化旅游区,"违反了《聊城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必将带来地区内的恶性竞争。"

  对此,临清市旅游局局长李保太认为,临清将把重点放在"休闲体验式旅游"上。比如游客可以在景区内品尝到书中所描写的各种美味,还能舞狮子、踩高跷、蹴鞠、下棋、打秋千、放焰火,参加《金瓶梅》里一些情节的表演,就像真正生活在宋代。

  昔日“禁书”,可以进入旅游市场建景区吗?

  采访中,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问题,更多的则提出疑问:《金瓶梅》这部书,在古代被称为”淫书“、”禁书”,这样一部书,可以建设景区来“普及”吗?

  “《金瓶梅》80万字,性描写只两万多字,看一部文学名著,不能老盯着这两万字。”阳谷县旅游局一位负责人认为,“《金瓶梅》文学成就较高,这已得到世界范围内公认,更多描写了当时的商业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园林文化、养生文化,而《金瓶梅》景区主要展现的也是这些文化。”

  而临清市的规划也认为,"《金瓶梅》描写了当时社会民俗风情,是一部清明上河图式的伟大作品。建景区可以更好的普及好这部著作。"对它,可以理解为展现了伟大的古代文化,"反映了社会现实",也可以理解为"低俗的性描写作品",关键是景区要向前2个方向引导。目前,“社会意识形态的障碍仍是最大的制约。”

  鲁东大学一位《金瓶梅》研究学者认为:“《金瓶梅》为我们提供了一幅16世纪的社会风俗画卷,开发景区可以把昔日的\'禁书\'向大众普及。”

  山东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何佳梅教授对开发《金瓶梅》持明确反对态度,她认为:“旅游开发也要有道德准入原则,《金瓶梅》里的道德理念与传统道德格格不入,不值得弘扬。”

  “《金瓶梅》是一本‘奇书’,作为研究者来说,有着不朽的文学成就,反映了当时社会商业经济的萌芽,人们生活情趣的变化。可以说,没有《金瓶梅》就没有《红楼梦》。几百年来,一直作为‘禁书’。这样一部神秘的书,开发成文化景点,肯定有卖点,从单纯的商业角度看,未尝不可,参观者也会络绎不绝。” 著名文学研究专家朱德发教授话锋一转,“关键是其社会效果怎样?这样一部主要卖点是淫乱的两性关系、色情描写的书,社会效益不会太好。和我们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秩序是相违背的。西门庆、潘金莲这些内容很难处理。弄不好,会给当前不良的社会风气推波助澜。文化产业应该考虑经济效益,但必须用现代的主流价值观念去改造包装它,还是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不都什么都拿来开发!”(请保留)

  “难道该把一切都交给钱吗?”在阳谷县狮子楼旅游城里,一位游客坐在王婆茶馆里问道,“如果和我女儿一起参观,看到西门庆和潘金莲表情暧昧的幽会蜡像,问我他们在干什么,我该怎么回答?”

  更有游客直言不讳:地方政府迫切发展旅游、增加收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饥不择食啊!中国历史上这么多名人,非得毫不选择地宣扬西门庆、潘金莲?

    【短评】请不要恢复历史的垃圾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记忆。这种记忆可以通过一个个文化符号、代码表示出来。比如岳飞象征着“忠贞爱国”,秦烩意味着“奸诈卖国”。

    同样,“西门庆”、“潘金莲”的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系统中,他们是淫糜、好色、无耻的代名词——塑造如此成功的艺术形象,这也是《金瓶梅》的不朽成就之一,无论如何解读,这样一个概念已经深入民众心中。

    当然,我们不能否定《金瓶梅》这部小说整体上的文学成就,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金瓶梅》整体建成文化景区——就像至今国家仍不允许将其搬上银屏一样。旅游景区、尤其是人文景点,作为文化载体,不但可以给地方提供税源、财政收入,更重要的功能是传承文化,弘扬美德,“引导人”、 “鼓舞人” ,进而“塑造人”,应该自觉抵制落后,发扬先进。

    现在不少地方,打着“恢复历史”的旗号,建起一些争议很大的文化景区。名为“恢复历史”,实际上是想增加点地方收入,这是社会效益为经济效益让路的做法。

    从建成的《金瓶梅》文化区看,无论是景区内容还是导游介绍,缺乏批判鞭挞的态度,无形中宣扬了奢糜文化,和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格格不入的。

    在文化建设中,恢复历史可以,但请不要恢复历史的垃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