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文化

刘伯承与邓小平:战场上的最佳拍档(2)

2006-07-25 09:27 来源:党史博览 作者:谭一青 阅读

    心心相印,配合默契,创造出了战场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长期亲密无间的合作中,刘伯承、邓小平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1942年12月4日是刘伯承50大寿。邓小平发表了《祝福我们共同努力的事业胜利――庆祝伯承同志五十寿辰》的文章。文章说:“我同伯承同志认识,是在1931年,那时我们都在中央苏区。后来都参加了长征。而我们共事,是在抗战以后。五年来,我们生活在一块,工作在一块。我们之间感情是很融洽的,工作关系是非常协调的。我们偶然也有争论,但从来没有哪个固执己见,哪个意见比较对,就一致地做去。我们每每听到某些同志对上下、对同级发生意气之争,遇事总以自己对,人家不对,总想压倒别人,提高自己,一味逞英雄,充‘山大王’,结果弄出错误,害党误事。假如这些同志一切从国家、人民和党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的荣誉地位出发,那又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伯承同志便是不断地以这样的精神去说服与教育同志的。”

  刘伯承与邓小平心心相印,亲密无间的合作,创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一个又一个奇迹与胜利。经过13年的戎马生涯之后,到1950年,这对经历战争考验的革命战友要分手了。刘伯承奉命到南京筹办军事学院,邓小平则继续留在西南搞建设。临别时,刘伯承把自己年轻时的一张照片赠给邓小平留念,并在照片的背后亲笔写下了一段文字:“1916年袁世凯称帝,发生反袁战争。我在讨袁战争中于是年阴历2月27日在四川丰都城脑顶受伤,右眼残废。此为前一年所照之相,历今36个年头始获之。置之座右,以博一粲。”

  这是一张刘伯承十分珍爱的照片。照片上的刘伯承英姿勃发,双眼炯炯有神,是他右目残废前的最后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本身又经历了一场传奇,战乱之中,刘伯承把这张照片丢失了,1950年才在重庆的一位友人家中重新得到。刘伯承把这样一张珍贵的照片送给了与自己形影不分13年的亲密战友邓小平,其中的深情是不难体会的。对此,邓小平心领神会,把这张照片深深珍藏在心里,直到刘伯承去世以后,邓小平还在悼词中提到这张照片。他说:“伯承久病,终于不治。我和他长期共事,相知甚深。他的辞世,使我至为悲痛。伯承早年从军,戎马一生。在辛亥革命后的护法战争中,他就是‘手执青锋卫共和’的一员猛将。我至今保存着他赠给的1915年所摄的照片,那时,他22岁,风华正茂,雄姿英发。”我们“前后共事十三年,两人感情非常融洽,工作非常协调。我比他小十多岁,性格爱好也不尽相同,但合作得很好。人们习惯地把‘刘邓’连在一起,在我们两人心里,也觉得彼此难以分开。同伯承一起共事,一起打仗,我的心情是非常愉快的”。

  正是这样的一对亲密战友,一个举重若轻,一个举轻若重。他们在战场上配合默契,得心应手,在工作中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带出了一支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打出了一片晴朗天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