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文化

南京:七旬老人“迷”童谣 一年记录百多首

2006-12-05 08:21 来源:新华网 作者:蔡玉高 阅读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南京市一位70多岁的老人收集、记录了100多首60多年前在南京流传甚广的童谣。

  这位老人的名字叫沈玉霞。71岁的她告诉记者,对旧时南京的童谣,她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她的童年是在南京城南老街巷上玩耍度过的。三四岁的时候,她就满大街跑,到处找小孩子玩。跑累了就坐下来,大家互相说着大人教的童谣。

  据沈玉霞老人回忆,60年前,南京的孩童们常说的童谣有三四百首,有生活类的、有笑话类的,但表现形式不太一样。沈玉霞介绍,最简单的一种就是聚在一起说的,你一句,我一句,比如“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另外一种则是两人配合,边说童谣边做出各种动作,比如说边拍手边说童谣。还有一种童谣则是唱出来的。“那时也没有什么玩具,反正一天到晚就是出门和同龄的小孩玩,唱唱童谣,做做游戏,有时连梦里都在说。”沈玉霞说。

  去年,沈玉霞老人在媒体上看到有关南京童谣的消息,虽然只是只言片语,但这引起了她的注意,把她带回了童年。于是,沈玉霞便开始凭记忆一首一首把童谣记录下来,到现在已经有100多首了。“有时一个人闭着眼睛想,要是想起一条来,心里可高兴了,比做什么事都开心!”沈玉霞老人高兴地说。

  南京童谣反映着南京人的生活,里面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容和幽默、诙谐的特质。沈玉霞老人介绍,比如“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大马,带把刀,问你要橘子要香蕉”便是对南京古老城门的真实描述。

  沈玉霞表示,只要精力允许,她还会将收集、记录童谣的工作继续下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