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文化

健康随想

2006-12-12 08:11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吴圣利 阅读
 斯宾诺莎说过:“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责任。”健康是人生的幸福,健康给人类带来欢乐、热情、创造和繁荣。希望健康,保持健康是人类的基本愿望,也是人生的重要责任。

  健康,指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灵健康、精神健康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人要身心健康,需要友谊、爱情、娱乐等精神的滋养,需要有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保持身心健康,重要的是对待胜利和挫折的态度。人生的旅途中,总有阴晴圆缺;而且痛苦和烦恼总是要比欢乐和幸福多得多。人在顺境时,不要得意忘形、忘乎所以。人在失意时,尤其需要有乐观豁达的精神,要具有健康的心理,不要悲观失望,要淡然处之。事实上,人在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十分惊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具有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小说家达克顿曾认为除双目失明外,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但当他60多岁双目真的失明后,却说:“原来失明也可忍受,人能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感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这并不是主张人应逆来顺受,而是说,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应奋斗不息;但对无可挽回的事,就要想得开,不可强求不可能的结果,用精力与不可避免的事情抗争,就没有精力重建新生。

  不管年龄大小,努力向前的人就容易保持青春;内心保持清明与活跃,是一剂有效的长春仙药。差不多任何年龄的人都不希望早老。研究表明,实际上岁月越增,生物时间过得越慢。年龄越大,老的越慢,30—40岁之间的生理变化并不像25—30岁之间那么大,55—75岁之间的生理变化也不能和40—50岁之间的情形相比,身体各部分衰老的速度也不同,人10岁时眼睛就开始衰老了,20岁左右听觉也开始衰老,到了30岁,臂力、反应速度与生殖力都已过盛年,但另一方面,你的心智到了50岁时还正年轻,而且仍在成长,脑力活力到60岁始达巅峰,60岁以后才缓缓衰退,直到80岁。到80岁时,人在心智方面可以和30岁一样灵活,而且经验更多。年纪大的人,记忆力常会减弱,但创作意境和想象力却不受年龄限制。随着年龄增加,我们领悟的趣味、见解也更丰富,利诱力与理解力也提高了,同时由于经验丰富,解决难题的方法也更高明,这就是为什么年老的医生、资深的律师、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可以跟年轻力壮的同业匹敌的缘故。

  有些年纪轻轻却心灰意冷、没精打采的人,显得很衰老、暮气沉沉;有的人年过花甲却仍然朝气勃勃、富有开拓精神、充满青春活力,这里一个很重要因素,就在于心态不同,主观上的修养、精神面貌不同的缘故。

  劳动、运动、体育锻炼,也是创造健康的一种雕琢,相信人类对健康的追求,越发迫切,越发科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