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一个朋友聊电影,她说日本电影太抑郁太缓慢的调子她不喜欢,闷死人了。日本电影一惯以含蓄细腻唯美见长,只适合独自看,可能是我一个人的时间太长,我是极喜欢的,而且因为日本电影里有高仓健。 早些年前高仓健是“男子汉”的代名词,“男子汉”的说法一直不讨我欢心,这个词蛮劲太重。高仓健是一个男人,一个没有糖份没有携带感的男人。这种男人哪怕是生活中有过一百个女人,在他身上都全无痕迹,他太自我太遗世。据说很多女人喜欢高仓健,但同时又讲这样的男人不能嫁,因为高仓健这样的男人是不会为女人所感动,他是一个在自己身体里构筑世界的人,这样的男人可敬不可亲。 《铁道员》是68岁的高仓健沿袭他个人风格的一部片子。在冰天雪地里,一个即将封闭的偏远小站,一个老铁路员,几十年如一日重复挥动小旗说:“出发前进,后台正常。”可是这种平凡人生,也不能以寿终正寝作为结束,因为车站即将关闭,铁道员无处可去。电影没有更强烈的情节,自始至终弥漫着一种难逃被时间淘汰的苍凉和无奈。朴素的影像构图充满了东方人特有的高远意境——雪地、铁轨、小车站、平房、树林……眩目萧飒的氛围,几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点点推进,一个不苟言笑的男人的生平有层次地细细道来。 在满山飘雪的晚上,铁道员对已逝妻女的回忆,纷沓袭来。孤独者的回忆更加增加人生的悲凉;他挥着旗子迎回载着女儿小小尸身的火车;他送病重的妻子上火车,妻子听到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出发前进,后台正常。”他让妻女孤独地死去。他的愧疚在幻象中见到女儿的成长中,一次比一次来得更猛,直到高仓健落泪。高仓健的眼泪是能流进人心里的,在冷暖自知的尘世中,黄泉之下的人频频出现,我便知道高仓健演的这位父亲要死了。眼泪止不住地落下来。他果真死了,下个镜头一切换,便是白雪皑皑的车站,他裹在藏青色铁路制服里孤单地死去…… 有人讲这是对铁道员弃妻女不顾的一种惩罚,而我在跟那个讨厌日本电影的朋友说起他的死,朋友泪眼盈眶,她讲,对白越少的戏越难演。悲剧在旁观者的心中,而不是受痛苦的人心里。高仓健永远在演一种男人,一种不将心境寄托于外的人,他不容许自己轻易表露极端的感情,喜或怒。铁道员至死无悔。 铁道员的死是“兵解”,死成全了他一世的追求。“兵解”是道家语,是一种成道的方法。“兵解”从武侠文化上讲,就是求仁得仁,即用剑之人必死于剑。“如果一个人坚强地站定在他的本能上,留守在那里,那广大的世界自会来迁就他的。”你叫我如何能不去景仰铁打不动的高仓健呢? |











川公网安备 51041102000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