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文化

六十三载伉俪情深

2007-03-02 03:43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文文 阅读
 1911年出生于江苏无锡的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杨绛原名杨季康,她与丈夫钱钟书一见钟情、一往情深。他俩结婚63年来同甘共苦,相敬如宾,特别是杨绛关爱、牵挂丈夫的一片深情,更令世人赞美和津津乐道。

  杨绛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年7月与钱钟书结为夫妻后,曾随丈夫留学英国和法国,回国后曾任苏州振华女中(沪校)校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她创作出版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回忆录《我们仨》、长篇小说《洗澡》、戏剧《称心如意》等,《干校六记》曾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此外,她因翻译西班牙文学名著《堂吉诃德》大获成功,荣获西班牙国王授予的“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

  杨绛不仅在事业上有追求、有建树,而且还是一位具有东方女性美德的贤妻良母。她为了让丈夫钱钟书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工作上,多出成果,承担了大量家务,并竭力为丈夫分忧解愁。他俩的女儿钱瑗1937年5月在英国出生后,杨绛在医院住了20多天,钱钟书一个人在家里过日子,每天到医院来探望妻子与女儿。妻子不在家的这段时间他做了不少笨事,并详细向妻子作了汇报:“我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脏了;我不小心把台灯摔坏了;我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杨绛安慰丈夫说:“不要紧,桌布染脏了我可以洗干净;台灯、门轴坏了我能想办法修好”钱钟书闻言化忧为喜,杨绛出院后果然兑现了承诺,洗干净了桌布,修好了台灯与门轴。难怪钱钟书在《〈围城〉序》中会这样深情地写道:“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降女士不断地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钱钟书、杨绛于1966年8月作为“牛鬼蛇神”被揪了出来,受到非人的待遇。1969年至1970年,他俩被迫去到河南省息县农村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虽然他俩同在息县的“五七干校”,却被编在相隔数公里的两个营房,咫尺天涯,夫妻很难见面。有一天刚下过雨,满地泥浆,杨绛非常思念久别的丈夫,于是违规擅自外出探望钱钟书。年近花甲的她穿着长统雨鞋,拄着拐杖,一跌一滑地踏着泥泞向丈夫所在的营房走去。雨鞋越走越重,她不时停下来用拐杖把雨鞋上沾的厚厚一层泥刮掉。她的雨鞋几次被深陷在泥里险些拔不出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她才走到钱钟书的营房,使丈夫惊喜、感动不已。

  有一年除夕,钱钟书等人被请到杨绛等人所在的营房吃年夜饭。厨房里的烹调能手大展才华,做了熏鱼、酱鸡、红烧猪肉、咖喱牛肉、凉拌素菜等美味佳肴,还有好酒助兴,大家吃得陶然忘忧。吃完年夜饭后,杨绛担心丈夫是近视眼看不清路,怕他在路上跌跤,不顾丈夫的劝阻,执意把钱钟书安全护送回宿舍。那天刚下过大雪,杨绛在返回宿舍的途中吃尽了苦头。漆黑的夜里天上没有一点星光,地下一片雪白,看不见路和作为标记的树,分不清东南西北,不知走了多长时间她才回到宿舍。尽管一路上担惊受怕,她心中却充满快乐,因为她把丈夫安全送回到宿舍,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钱钟书后来患了哮喘病,此病发时他呼吸如呼啸,晚上不能躺下睡觉,只能在屋里走来走去。杨绛心甘情愿和衣而卧,陪着他连续几夜不睡觉,悉心照顾丈夫。1974年1月18日,杨绛听到钱钟书的呼啸与平时不同,急促得几乎要断气了,立即找车把他送往医院,她由于非常担心丈夫病情恶化,急得左眼球的微血管都渗出血来了。由于送医院抢救及时,钱钟书脱离了生命危险,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夫妻同甘共苦、相互关爱是营造温馨、幸福家庭的重要基础,是爱情天长地久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连自己的伴侣都不会关心的人,难道还谈得上对陌生人的关爱吗?您如果学会了真诚而深情地爱别人,您才会真正享受到爱的丰厚回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