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文化

缺憾中的美丽

2007-03-09 08:24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孙素芳 阅读
 每次捧读这本书,一种复杂的心绪便会涌上心头,平息片刻,才能安下心来让自己继续读下去。

  这是一本刘锡庆、蔡渝嘉编著的《当代艺术散文精选》。书的目录下面写着买书的日期:1998年5月购于炳草岗。

  记得在书店寻到这本书,立刻爱不释手。呵,郭沫若的“访沈园”、茅盾的“海南杂记”、巴金的“怀念肖珊”……这些可是在中学时代就灌耳熟知的知名作家。挡不住的诱惑让我这个30多岁才开始喜爱文学的笨学生毫不犹豫地掏钱出来将这本价格不菲的书抱回了家。

  夜深人静,沉浸在阅读快乐中的我刹时呆住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本书从第6页竟无情地跳到了39页!冰心老人的“樱花赞”、“霞”,老舍的“养花”等7篇隽美如诗的文章不见了,发懵的我左翻右看确认书页没有印错,再看着孤零零吊在书页中的订书线时,刹那间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这部分被人窃走了!那一刻,我的心,好痛。

  把书丢在一边,泪水立刻涌上眼帘,真后悔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看仔细。记得在掏钱时曾因为这本书有些旧想换一本,被告知这是最后一本,便想也没想买了回来。没想到却是一本残书!我当时恨恨地想:这人怎么这样不道德,竟敢在公共场所干这为人所不齿的勾当!怎么不想想别人花钱买到这本书后怎么办?愤懑中又一想,难道他(她)和我一样也是对书爱不释手?抑或手上正需要这几篇文章,但兜里的钱不够?或是为了省钱,正好左右没人,于是狠下心来拽断书线,将这部分藏于怀中?或是为了……我遇见了和我一样爱这本书的人,这一点我必须承认!

  “把这本书退了。”这一念头刚有就被“可别的文章我岂不是看不到了”的问号顶了回去。思来想去终于还是把书留了下来,于是在拥有名家美文的同时我接受了一份无奈的缺憾。

  有时为了安慰自己,联想到意大利著名古迹斜塔,1174年建造时,由于计算有误,致使塔身倾斜,没想到正是这一缺憾,使它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尽管我明白书是不能与斜塔相提并论,可这样能让我尽快地将心情平息下来)。有时,也会异想天开,哪天他(她)把手中的书页借我一看,那该多好,我定会感激不尽。

  若真如此,我也许还多了个志同道合的同路人,这种无奈的缺憾,定会是我一生中最难忘记的美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