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文化

省川剧院练兵攀枝花

2007-04-16 10:02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曹海峰 阅读
 4月14日,由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带队的川剧《火焰山》演职人员一行30余人,来到攀枝花进行集训,为月底在卢森堡举行的卢森堡国际艺术节做准备。4月20日,省川剧院将与攀枝花川剧团在我市进行联合演出,届时我市的川剧迷们将再睹川剧的风采……

  据了解,《火焰山》是根据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孙悟空三调芭蕉扇改编。结构紧凑、舞美简约,地域色彩浓郁,充分展示了川剧的特色和丰富的表现力。这次四川省川剧院来攀集训,已经是第二次了。1985年1月,四川省川剧院出国演出团赴联邦德国、荷兰、意大利等国演出前来我市排练3个月,市川剧团演员赵安平、李德利借调随团前往进行演出。2007年4月,省川剧院赶赴卢森堡、法国、瑞士等欧洲国家进行演出。22年的重逢,让人由衷感慨。攀枝花作为四川省一个最偏远的城市,省川剧院如何将集训地点选在这里呢?四川省川剧院院长、“二度梅花奖”、“文华表演奖”得主陈智林道出了他的理由。他说:“去年,省川剧院和攀枝花川剧团的新加坡之行很成功,反响很大。之所以选择攀枝花为集训点,是因为攀枝花文化是四川文化的一部分,赴欧演出带给欧洲观众的不仅仅是四川文化,也要把代表攀枝花的文化带到欧洲。文化发展需要适宜的土壤,城市的发展同样需要文化,而攀枝花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正是文化可以调配和延伸的土壤。

  省川剧院与市级剧团的联合演出,是加强剧团体制改革、寻求“振兴川剧”市场的一种新的尝试。省川剧院副院长陈平说出自己对“振兴川剧”的一些看法。他说,川剧应该被定格在“公益性事业”上,是为了保住川剧这个民族艺术。对川剧的发展,攀枝花的历届政府都很重视,要发展川剧就要突出“公益性”,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支撑点,文化也是。文化更应该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点。现在最好把川剧院团的体制、机制改革和走向市场结合起来,采用联合省、市级院团的多种途径、多种组合方式,延伸川剧市场,盘活“大川剧”。“振兴川剧”是一个战略工程,也是一个艰苦工程,更是一个民心工程。造就这项工程,不是靠一个剧院团,几个名角演员,几个传统剧目就可以的,这就需要联合多方面的力量。全省各市现有几十个川剧团,之间应当相互联手,取长补短,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互促互动态势,既能扩大当地的演出市场,还能扩大国内外的演出市场,延伸演出空间将给川剧团带来新的生命活力。攀枝花市川剧团团长王金国说道:“这次省川剧院来我市进行集训就是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很多知名专家的到来和指导,对我市川剧团的发展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这对于提高影响力和锻炼造就青年演员等,都将起到非常良好的作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