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文化

建设和谐文化 打造城市魅力

2007-05-13 02:53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访市文化(新闻出版、版权)局党委书记、局长马晓凤

  本报记者  唐波

  近年来,攀枝花文化事业呈现出普遍繁荣、整体推进和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独具攀枝花特色的文化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文化的影响力和贡献率日益彰显。今后,在以“实力、魅力、活力、和谐”为目标的城市发展之路上,攀枝花的文化事业将如何作为?市文化(新闻出版、版权)局党委书记、局长马晓凤的回答是: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文化惠民行动,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全市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把攀枝花建设成为文化艺术繁荣、文化氛围浓郁、文化特色鲜明、文化功能完备的高品位城市。

  统一思想 创新理念 以人为本

  马晓凤说,当前,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化发展的战略决策;四川省提出了“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提升城市品牌的基础”,阐明了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和作用,也表明了市委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期望。面对机遇,我们必须统一思想,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必须力求在文化发展的全局上有新的精神,在文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有新的突破,在文化环境创造上有新的发展。

  马晓凤说,文化事业是一个创新的事业,文化产业是一个创新的产业。文化创新必须是在文化生产力的解放、人民群众需求的满足和党的文化执政能力三方面同时取得成功。文化创新首先是观念创新,就是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用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用新的理念认识文化的现状、思考文化的长远发展,用新的观念激发艺术工作者的创造积极性。其次是制度创新,就是要为文化创新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给文化发展一个适应艺术创作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平台。第三是科技创新,就是用高新技术改变传统文化、装备文化新兴产业,实现文化换装,为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马晓凤说,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因此,我们要提高文化惠民和文化乐民的针对性、时效性、操作性,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示范性,要真正使文化惠民行动成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起、满足得了的行为。要搞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信息共享工程、电影工程和文化扎根基层工作,并做出特色,让群众得实惠。

  实施“文化乐民”工程

  在谈到实施“文化乐民”工程时,马晓凤说,这就是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文化寓教于乐的功能,让人民群众享受文化建设的成果,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保障他们的基本文化权益。为此,要认真履行文化建设中的政府责任,为基层文化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逐步构建起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高效、服务优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以“文化惠民”为重点,继续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施好一批公益性文化项目,这就是大力推进基础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和“农村书社”建设;完成20个乡镇、171个村宣传文化中心的建设任务;完成图书馆的改造;继续抓好省级文化先进县、乡镇创建工作;积极推进电影“2131”工程。

  推动艺术精品创作 提高文化队伍素质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大量的优秀文艺作品鼓舞士气、陶冶情操。马晓凤说,我们要组织全市文艺工作者创作生产一批富有时代精神、体现本土特色、备受社会认可的精品力作。首先要抓好艺术创作,实现重点繁荣。要结合攀枝花的城市特点积极创立攀枝花文化品牌;要按照“创作一批、演出一批、加工一批”的艺术创作滚动发展计划,有重点地抓好创演工作。其次要丰富文艺活动,推动全面繁荣。要围绕重要庆典组织好专题文艺活动,坚持抓好文化下乡,开展好“周日剧场”、“梨园剧场”的演出。

  关于文化队伍建设,马晓凤说,一是要完善培养机制,让优秀文艺骨干长才干、出成果;二是将我市的四个专业艺术团体建成艺术培训基地,培养后备人才;三是规范社会艺术水平考试;四是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人才脱颖而出。

  改革与发展

  谈到文化体制改革,马晓凤说,将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完成市属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以整合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优势资源,创新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增强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专业艺术资源的配置效益,使专业艺术团体成为攀枝花品牌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播者。

  在文化市场体制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马晓凤说,要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逐步建立体制健全、机制灵活、市场繁荣、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新闻出版物市场。要不断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加强产业指导,落实扶持措施,重点抓好网络、影视、娱乐、演艺、书刊五大产业项目。

  文物是城市文化的积淀,马晓凤说,我们一定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做好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护工作一是要完成好大田会议旧址的改造完善、开发利用工程,抓好攀枝花开发建设纪念馆的文物保护、收集、展览工作;二是抓好遗址保护工作,做好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三是搞好第三次文物普查并加大文物行政执法力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要争取申报一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尽快制定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