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文化

美术展览中的高雅与低俗

2007-08-13 22:20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佚名 阅读
    
    中国美术馆是高雅的艺术殿堂,在这里艺术的内容与形式通常完美结合,向观众呈现着愉悦身心的艺术美。
    什么是高雅?是色彩清淡、灯光昏暗、内容不可捉摸、风格不食人间烟火,还是形式大红大绿、内容大喜大悲、一掷千金、排场热闹?经常到美术馆的观众都会知道,这些都不是衡量的标准。一个美术展览高雅与否,首先是作品所表现出的品位和格调,包括艺术品的质量与包装,优秀的艺术家往往用作品说话,这就是作品主题的时代感、深度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之契合。此外对展览的设计和包装也很重要,观众进入美术馆,首先感知的是展场的氛围,这种第一印象决定着观众是拒绝还是接受,是喜欢还是厌恶,是亲近还是远离的取舍,展览的形式在短短的瞬间就可决定展览的成败,它虽然不能改变艺术作品,但可以影响受众的心理。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在强化展览质量、提高申展门槛的同时,加强了对展览的设计与包装的功能,不断引进和培养设计人才,推出了《马格里特的世界》、《影戏华彩》等一系列包装设计独特、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展览,诠释了高雅的意蕴,受到观众和业界人士的好评。
    但也应看到,美术展览中的低俗现象仍然存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热的趋势同样影响着美术领域,艺术也存在着“通货膨胀”,在多元化艺术市场空前活跃的现状下,因各种诱惑,美术展览会也会由高雅跌入低俗,如主办者把筹办展会的心思过多地用在请领导出席、名流捧场和过于夸张的个人宣传上,忽视了对艺术作品的安顿与组合,追求铺天盖地的海报、五光十色的宣传册页而缺乏对展览内容的精雕细刻。展场文字标牌错字漏字歧义句式,暴露了粗糙的设计态度。开幕式上唯恐不够热闹,请来鼓乐队甚至军乐队演奏;唯恐不够排场,摆放的鲜花花篮绕场一周,多时达到近百个。为了等待“够级别”的领导为开幕式增加荣耀,不惜让众多观众苦苦等待。而乱哄哄的上边讲话下边聊天的会场秩序,更绝无高雅可言。这样的展览开幕,与酒楼开业毫无差别。对于艺术家,尊重他们,是全身心地体会他们的艺术,欣赏他们缔造的美的境界,而不是一起沉浸于浮华。
    高雅的艺术环境不仅需要艺术家来创造,更需要观赏者来维护,在观众中,一些衣冠不整袒胸露怀者,大声嬉闹判若无人者,惊奇之余伸手触摸者,都在提醒我们提高国民素质非一日之功。
    高雅并非是繁复的形式堆砌,也不是清高的超凡脱俗,美术展览的高雅,首先是一种严肃认真的艺术态度以及高品质艺术作品的收获,还有由此营造的惬意的艺术氛围。这些形成了美术展览一道亮丽的艺术景观,与功利和浮躁相抵触,为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筑造起一道绿色屏障,以利于艺术的健康与发展。
    (作者系中国美术馆办公室主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