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8月29日深夜,作家霍达为50多万字的作品《穆斯林的葬礼》点上最后一个句点。昨日,十月文艺出版社为这部曾经深刻影响了一代读者的作品举办了“创作20周年座谈会”。 面对读者和评论家的好评,霍达哽咽地说,“孩子(指小说)大了,母亲老了,感谢读者的哺育。”出版社方面表示,该书20周年纪念珍藏版即将面世。 简体字版发行140万册 《穆斯林的葬礼》一书创作完成于1987年,次年由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许多作家、评论家、穆斯林学者和广大读者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我国第一部成功地表现回族人民悠久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具有民族史诗的品格和独特的审美品格。冰心曾为该书海外版作序。该作品后来历经多次再版,影响了一批读者。 昨日,与会评论家纷纷表示,《穆斯林的葬礼》创作20周年纪念座谈会能召开,证明这是一本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当代文学经典。据十月文艺出版社介绍,该版本发行已超过140万册,如今该社将推出了20周年纪念珍藏版。 一读者曾做13万字笔记 座谈会现场,一位读者深情地背诵了《穆斯林的葬礼》中的篇目,还讲述了自己受到该书激励,弃工从文,最后改变了命运的故事。一位从河北赶来的小学教师韩凤山表示,自己两年来反复读了十几遍,做了13万字的读书笔记。 作家解玺璋建议现代文学馆收藏这位普通读者的读书笔记。“一本书的命运是依靠读者去延续,我们的文学史研究大多偏重于研究作家的创作和作品,忽略了读者个性化的阅读,如果学者能关注阅读史,文学史也许会生动起来。” 据悉,自《穆斯林的葬礼》后,霍达一直在创作,包括《国殇》、《补天裂》等,去年还写了电视剧剧本《苍天圣土》。霍达透露,今年正在写长篇小说《悟》,主角是经历了三个时代的女性。(记者 曹雪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