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是否应该取消黄金周”的争论不绝于耳。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改革黄金周制度迫在眉睫。可是,人们不禁要问:“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假日制度呢?” 专家建议,将法定假日总量增至115天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说,一个科学、合理的假日制度的建立,需要顾及多方面因素。“对于假日制度,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理念为指导,作全面思考。” 蔡继明的“全面思考”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假日制度应该保证百姓的休闲生活以及百姓对假期进行自由选择的权利。现有黄金周制度的缺陷在于,许多人不得不在黄金周的7天长假中出游,仓促且疲惫,达不到休闲的目的。第二,假日制度应该协调好传统节日、政治性节日和法定假日的关系。“五一”和“十一”黄金周属于政治性节日,而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是没有假期的。第三,假日制度还要处理好假日总量和假日结构的关系。 基于以上考虑,蔡继明给出了自己的假日改革方案。“春节在我国人民生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春节黄金周可以保持不变。‘五一’和‘十一’黄金周的法定假日分别是3天,建议各保留一天,把这两个黄金周剩余的4天假期调整给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同时,再增加除夕一天假期,将现有的法定假日总量从114天增至115天。” 蔡继明说:“这5个传统节日对中国人来说都有着特别的意义,有必要放假。清明祭奠先贤,中秋合家团圆,端午纪念屈原,重阳敬老,除夕辞旧迎新。这些节日还可以通过调整,与邻近的双休日相连,形成一个为期3天的‘长周末’。这样一来,人们有了多个假期,选择的空间也大了,更有利于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 推行带薪休假有很长的路要走 改革假日制度说到底就是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休多长时间,二是怎么休。携程网近日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200名年收入6万元以上的游客中,63.7%的人希望“调整黄金周”,如果取消黄金周,60.1%的人更希望“强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包括百姓、专家、旅游部门工作人员等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推行带薪休假是避免黄金周弊端、保障公民休息权的理想选择。 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彭光华教授介绍,休假制度由国定假日制度和带薪休假制度构成。国定假日有国家法律或条例规定,适用于全体国民。我国的国定假日为10天,即春节、“五一”和“十一”各3天,再加上元旦一天。带薪休假则是针对劳动者的休假制度,旨在使劳动力得以休养生息。实行带薪休假不仅是对劳动者休息权的充分尊重,更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1995年我国实施的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的享受带薪休假。带薪休假包括法定节假日、探亲假、婚假、丧假、年休假。但是,这一福利制度在很多单位并未得到有效执行。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可操作性差;同时,很多人“休假意识”欠缺,导致带薪休假形同虚设。 谈到如何建立、健全我国的带薪休假制度,彭光华教授认为,首先,应该从立法上加以完善。国家有关部门应根据劳动法的要求,制定带薪休假的具体办法。其次,应该在立法、司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上明确带薪休假的“分割请求(分开申请休假)权”、用人单位的“时期指定权”等,以便更好地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好制度得让每个阶层都能从中受益 “改革一项制度,必须要进行公开听证。”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教授强调说,假日制度关系到所有人的利益,由于各利益集团的动机不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声音。公开听证是程序正义的必然,也是实现“兼听则明”的必要保证。黄金周制度到底有哪些弊端,对景点的压力有多大,造成的浪费有多大……这些都需要有翔实的数据、真实的事例来说明,通过公开听证,将知情权和选择权还给普通百姓。 周孝正认为,改革假日制度触及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如果说人人平等没有实现,对农民工的歧视、城乡的差异没有消除,那么,假日就很难被每一个人所享有。比如,农民工在城市里的话语权本来就有限,他们敢理直气壮地提出休假的要求吗?还有出租车司机,他们连正常的周末都不敢休息,何谈“五一”和“十一”黄金周?! “在我看来,任何一项制度如果能够做到公平、正义,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可,让每个阶层都能从中受益,这样的制度才是好的制度。”周孝正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