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文化

音乐从琴弦流出

2007-12-28 08:43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曾仲文 阅读
 创作室里,周菲拿起一把已经褪色的小提琴,熟练地置于左肩,右手持弓在琴弦上轻轻滑过,《二泉映月》那熟悉的调子便充溢了整间屋子。

  与二胡拉出的凄婉外露的《二泉映月》有些不同,周菲用小提琴拉出的《二泉映月》要显得含蓄内敛一些。只见他的身子随着音乐晃动着,两眼半睁,似乎沉浸在了音符当中。一曲拉罢,周菲又拉起了由阿兰·门肯为电影《风中奇缘》所作的主题曲“风之色”。琴弓划过之处,森林、湖水、蓝天,张着白帆的船以及主人公凄美的爱情一一展现眼前,这也许正应了“音乐无国界”的说法。周菲说:“用心去拉,拉出的不只是音符,而是故事,是味道,是人生。”

  今年30岁的周菲就职于攀钢艺术团,他容貌清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头发稍稍有些长,一看能猜出他从事的职业和艺术有关。周菲6岁开始学琴,从四川音乐学院毕业后便到了攀钢艺术团。因为团里的提琴手少,于是在演出时独奏、合奏周菲都得上。“独奏时,伴奏是为我服务的,个人发挥的余地大,而合奏时,一定要往群体靠,这样才能达到演出效果。”周菲说。谈及提琴,说起音乐,周菲似乎不知疲倦,这也许是他在音乐中感悟较多的缘故吧。

  “都说搞艺术的人有一些特质,是这样吗?”“我个人不是这样的,只不过我很喜欢音乐而已。”周菲爽朗地答到。因为对音乐的爱,周菲很好静,闲暇之余上网制作剪辑和编辑音乐就成了他的一大爱好。没想到,这爱好使周菲由提琴手开始走向音乐制作、剪辑和编辑,现在他已成了团里的音乐编辑和录音合成的操盘手。

  “这是我正在编辑的歌颂十七大的曲子《高歌向明天》。”周菲指着电脑上的一排波形文件给我看。那曲子不是常见的简谱和五线谱,而是一排排跳动波浪,如果不是周菲解说,我实在看不出那和音乐有什么联系。

  “比方说,这个音符上长号的音高了,就需要把它降低下来。”只见周菲拖着光标,那音便徐徐降下,听起来很适中。“这个节拍需要补长一点,就得加点背景音乐。背景音乐可以在电脑里查找,也可以自己配。”说完,周菲便拿起小提琴,拉出一段高昂而充满激情的音乐,同时此段音乐已被自动录入电脑,周菲便把这刚演奏的音乐制成了最后的背景。“这活干起来很难,必须心无二用才行。”说完,周菲便把刚才演示的两处又都恢复到原样。

  由于音乐编辑工作的特殊性,每次演出前,周菲都会花很长的时间来考虑如何让一台演出的音乐在衔接、效果上更贴近听众。“作曲是一度创作,演奏者是二度创作,听众欣赏是三度创作,这些看起来和音乐编辑没关系,其实音乐编辑的作用是很大的,这就犹如厨师怎样为顾客炒菜一样。”周菲说。有时,周菲要为做一个曲子忙到凌晨,有时突然来了灵感,便要立即起身添加在电脑里。

  在与提琴为伴、音符为伍的日子中,周菲的音乐编辑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2002年8月,他参加了省第四届少数民族艺术节,2003年,独立担任了大型歌舞《英雄攀钢》的音乐制作与录音合成……

  在乐声中,与周菲的交谈不知不觉过了一个多小时,告辞后走到楼下,周菲的创作室里又传出了《梁祝》的旋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