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某美国科技博客驳斥柳传志道,苹果在中国的努力不如联想多,乔布斯在中国的投入比不上美国,甚至也比不上其他国家,但认为乔布斯不在乎中国是愚蠢的,因为苹果已开始在中国扩张。 显然,这位博主对自己的说法也不那么自信。中国的电子消费品市场的“热闹”已然不止 一 、 两 年 了 , 然 而 纵 观 苹 果 的 “ 昨 天 ” 和“今天”,其在中国的实际努力和投入仍然是薄弱的。与海外消费者一样,中国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消费者展现出对苹果产品的钟爱,但这些产品的正式销售渠道极其有限,只是在中国最 大 的 几 个 城 市 拥 有 少 量 旗 舰 店 和 授 权 分 销商。而像iP hone智能手机也仅能通过中国第二大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联通合法买到。 一份苹果四月份的季度报告显示,苹果公司针对中国业务是觉得“非常有趣”,“放眼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在内的大中华区,iP hone的销量同比增长了9倍。我们在中国新增了800个销售点。此前我们从未公布收益的数字,而我将在这个特殊的场合公布。在当前财年的上半年,我们来自大中华区的收入约为13亿美元,同比增长逾200%。所以我们对公司如何利用大中华区的增长优势感到满意。”报告如此表示。 中国是电子消费品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在这样的市场中,本土的联想公司已拥有本土市场大约30%的份额,并且呈扩张趋势。而相比之下,连那位科技博客的作者自己也承认,就目前来看,苹果在中国的地位似乎永远也赶不上联想,至少市场份额和毛收入方面如此。无论是和苹果的整体销量还是和中国电子市 场 相 比 , 苹 果 在 中 国 的 收 入 都 显 得 微 不 足道。 今年,苹果在中国的授权经营商数量有所增加。4月,苹果的高管们表示,他们把中国市场视为一个重大增长机遇;上周末,苹果在上海开了一家新店,并称正在按部就班地推进相关计划,到明年底将在中国拥有25个零售点。一位国外的分析师也表示,苹果计划在未来18个月到两年时间里大举进军中国市场。这种“姗姗来迟”的布局似乎有种亡羊补牢的感觉,为时晚不晚就另说了。 柳传志的这句话说的不无道理:“史蒂夫·乔布斯是一个天才。以我的标准来衡量,他可算一个另类,我的理论是,经理人需要是一根线,来串起一颗又一颗珍珠。但乔布斯自己就是一颗大珍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