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的公交线路不断得到优化,公交服务愈加完善,居民出行更加方便。然而,部分乘客的行为却让人倒足了胃口。
现象一:目前,我市的很多公交车都配备垃圾桶,一般设在靠后车门的座位下面,供乘客投垃圾。可就有部分乘客视垃圾桶而不见,仍将垃圾随处扔。2月27日,记者在某公交车上看到,刚用墩布擦过的车厢地板非常干净,但还有一块块黑乎乎的东西粘在地板上。司机说:“这是口香糖,是一些乘客随口吐在车上的。一般情况下,每辆公交车回到停车场后,都要进行清理,一般简单的清扫就能清洁车厢,但清理口香糖就得专门找时间集中清理,真是费时又费力!”“口香糖吃完后可用纸包起,扔到车后门的垃圾桶里,这都是乘客能随手做到的事情,可有些人偏偏要吐在车上。”现在,很多公交车上都存在着乘客乱扔垃圾的现象,这些垃圾的种类繁多,除口香糖外,还有碎纸片、烟头、瓜子皮、橘子皮等。这些垃圾使我们的公交车形象大损。 现象二:随着无人售票车逐渐成为我市公交运营的主力,许多乘客为“节省”一二元钱的车费,想出各种方法来逃票,诸如以游戏币代替真币、将一元钱纸币一分为二分成两次投等现象屡见不鲜,使我市公交运营秩序受到严重影响。 现象三:一些公交车内壁、座椅上随处可见的一些乘客题写的“留言”和“打油诗”,成为了不少“车厢艺术”爱好者的天下。“恋人的海誓山盟”、“电话和QQ征友信息”、一些打油诗以及长久以来困扰城市环境的“办证信息”成为了留言板的主要内容。公交车队除经常开展清洁会战逐车逐座清理之外,还在车厢内张贴了爱护车厢环境的温馨提示。但由于对“留言者”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使得有些乘客明知不该,却仍然毫无顾忌地涂鸦,严重损害了车厢的公共环境。 记者感言: 公交车是城市的一个窗口,也是市民每天都要接触的公共交通工具。给老年人让座、将垃圾扔到垃圾桶,都只是一些小事,但是小事恰恰能反映出大问题,因为乘车行为能够体现出人们在公共环境中的文明素质。公交车厢是公共空间,我们的社会是个大家庭,这个空间、这个家庭的卫生秩序,需要大家共同来维持。维护公交安全、爱护公交卫生,是每一个市民应尽的责任。希望乘客文明素质的提高,也能够跟上、最好是超越公交网络发展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