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国《金融时报》记者 鲁拉•卡拉夫(Roula Khalaf) 去年,前美国驻沙特阿拉伯大使傅立民(Chas Freeman)在利雅得的一个国宾馆下榻期间,听到宾馆播放的背景音乐是中国古典乐曲,而非司空见惯的美国流行音乐。“这让我大为震惊,”傅立民表示。“在我看来,沙中关系取得了有点像‘逢场作戏’般的新进展。” 然而,在沙特皇室于今年1月底对亚洲国家进行了为期14天的国事访问之后,沙特与中国的关系似乎远远超越了“逢场作戏”的范畴。这是阿卜杜拉国王(King Abdullah)去年8月份加冕登基以来首次造访中东地区以外的国家。 沙特的外交政策曾经几乎完全依附于美国。但近年来,随着亚洲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伙伴,沙特也一直在发展多样化的外交关系。亚洲对沙特石油的需求目前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中国约14%的石油需求由沙特供应,而印度25%石油进口也来自该国。
在印度,沙特承诺将扩大反恐合作,并就潜在的投资事宜展开讨论。最为重要的,或许是此次访问有助于平衡与该地区的关系——在这里,巴基斯坦一直是沙特的亲密传统盟友之一。此外,阿卜杜拉国王最近访华,也是中沙两国1990年恢复外交关系以来沙特国王首次访问中国。其间,两国就兴建一个储油基地等重大问题进行探讨。 “我们石油出口和石化行业的增长点将在中国和印度,”沙特贸易与工业大臣的顾问法瓦兹•阿尔-阿拉米(Fawaz al-Alami)表示。“5年之前,我们与中国的贸易额仅为2亿美元,目前已经达到140亿美元,预计在5年内将达到450亿美元。” 沙特政府高级官员坚称,该国并未疏远与美国的关系,也未缔造竞争性的国际同盟。作为其中东之行的一站,美国商务部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Carlos Gutierrez)上周末刚刚访问了利雅得。沙特一位政府官员表示:“沙特并不是要疏远与某个大国的关系。在如何调整世界观以反映未来的现实方面,我们非常理智和现实。” 2001年爆发主要由沙特极端分子策动的“9/11事件”之后,美沙关系曾突现危机,但目前已得到缓和。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已恢复定期访问沙特,美国国务卿与沙特外交大臣每6个月举行一次会晤,以评估双边关系。 美沙关系一度主要建立在简单的石油和安全交易的基础上,但由于美国对沙特施加政治和宗教改革压力,双边关系已越来越复杂。美国施加的压力,迫使沙特寻求不太给它找麻烦的新伙伴。傅立民将沙特向中国示好之举描述为沙特“纳妾”,却未休掉美国“原配”。 出于安全顾虑,沙特学生目前仍难以获得赴美签证。在这种情况下,沙特一些石油及石化专业学生选择前往中国,据说其中一些学生正在学习中文。 在沙特重新平衡外交关系之际,石油行业正处于空前盛况。沙特石油产业蓬勃发展,吸引亚洲企业前往沙特,而沙特投资者也在中印市场寻找机会。与此同时,许多美国公司仍然对沙特国内的恐怖主义威胁心存忧虑,不愿扩大在沙特的业务。上周,恐怖分子袭击阿巴奇克(Abqaiq)石油设施未遂,突显这一威胁。 在沙特与中国迄今达成的重大协议中,包括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在2005年与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和中石化(SinoPec)签署的合资协议,在中国福建省兴建一处乙烯及炼油设施。此外,中石化还与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合作,在沙特境内运营一个生产非伴生天然气及油气冷凝物的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