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破解三大难题 构建和谐西区

2006-04-19 08:56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展望“十一五”,西区政府勾勒出了“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和谐西区初现端倪”的发展蓝图,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记者就此专访了西区区委书记沈钧。

  记者:在未来五年发展中,西区将着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哪些矛盾和问题?

  沈钧:西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三大突出矛盾。第一是经济总量小,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仅为21.86亿元。“十一五”期间要做大经济总量,力争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到2010年接近50亿元,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翻一番。

  第二是辖区内困难群众多,享受低保的人口约占全区人口的5—6%。为此,西区将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兼顾效益公平。经济发展才是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的最根本途径。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发挥各级组织和社区的作用,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帮助,通过政企联合促进就业,重点解决好“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

  第三个矛盾是环境质量差,对西区经济发展是制约,对聚集人气存在障碍。下一步,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淘汰一批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使西区环境显著改善。

  记者: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西区有何举措和打算?

  沈钧:西区现已列入“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在循环经济发展中要围绕煤化工这一支柱产业,依托现有优势,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用循环理念,改造建材、水泥等传统制造产业,逐步淘汰落后工艺,目前正在上日产2500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利用辖区内丰富的冶金渣资源,培育新型的冶炼、钢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坚持在循环经济建设中“新帐不欠,老帐要还”的原则,建设友好西区,对环保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关停并转,淘汰落后工艺;对招商引进的新项目,严格坚持“三同时”原则,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企业准入的第一要件严把关。

  记者:“十一五”期间,西区对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有何新思路?

  沈钧:坚持工业强区战略的实施,树立大项目、大工业、大发展观念,强化工业主导地位,以高新技术和资源环保优势产业为主导,以大型工业项目为支撑,以园区经济为主要载体,以民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为主要形式,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为依托,走新型工业化路子。首先是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工业上新台阶。“十五”期间,西区已形成一批具有成长型的优势企业,政府要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做大做强现有企业是西区发展的支撑。其次是激活辖区内的存量资产,使其崩发出新的活力。筑巢引凤,建好民营经济创业园区,为项目入驻搭建平台,吸引资金、优秀人才和优势项目进入西区。

  记者: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让老百姓共享发展的成果?

  沈钧:这就要做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大社会事业投入,使群众在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改善人居环境,人居安居乐业。加大社区建设资金投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展望十一五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企业准入的第一要件严把关。

  记者:“十一五”期间,西区对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有何新思路?

  沈钧:坚持工业强区战略的实施,树立大项目、大工业、大发展观念,强化工业主导地位,以高新技术和资源环保优势产业为主导,以大型工业项目为支撑,以园区经济为主要载体,以民营经济和股份制经济为主要形式,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为依托,走新型工业化路子。首先是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工业上新台阶。“十五”期间,西区已形成一批具有成长型的优势企业,政府要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做大做强现有企业是西区发展的支撑。其次是激活辖区内的存量资产,使其迸发出新的活力。筑巢引凤,建好民营经济创业园区,为项目入驻搭建平台,吸引资金、优秀人才和优势项目进入西区。

  记者: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让老百姓共享发展的成果?

  沈钧:这就要做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大社会事业投入,使群众在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改善人居环境,人民安居乐业。加大社区建设资金投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