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共实施专利79项,实现产值1.35亿元 推进创新技术成果的高效快速转移和转化,我市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专利实施和产业化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去年,全市共实施专利79项,实现产值1.35亿元,新增利税7024万元,节约成本2607万元。 我市始终把企业专利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加强管理、扶持引导、强化服务、完善专利管理制度等手段,推动了企业的专利工作、专利实施及产业化进程。2005年,我市专利工作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专利申请147件。专利转化和产业化进程也迈上一个新台阶。攀钢(集团)公司以专利技术促生产,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专利技术效益巨大。“连续式沉淀工艺生产球形多钒酸铵的方法”发明专利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新增产值1亿元,降低成本680多万元,创汇8500万元;利用“钢轨热处理用冷却装置”和“含钒合金钢轨的生产方法”两项专利技术,生产含钒合金钢轨3.4万吨,新增产值1.25亿元,新增利税2818万元。氮化钒生产方法打破国外垄断,产值达1亿元以上。民营科技企业攀枝花市科力冶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开发实施的“新型复合脱硫剂”、“钢水精炼调渣剂”发明专利,技术指标一项达国内领先水平,一项达国际先进水平,有效解决了我国钢铁企业中钢铁精炼等钢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产品销往攀钢、马钢、昆钢、鞍钢等11个钢铁生产企业,已累计实现产值8000万元,新增利税2500万元,节约成本4000万元;民营企业金憧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硫化床煤矸石沸腾炉渣代替传统集料配制建筑砂浆的应用”等发明专利,在生产中获得良好效益。专利转让和产业化的推进为我市经济和科技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