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仁和:机制创新迸发活力

2006-06-27 09:20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盛夏的仁和,一片生机盎然,到处充满着蓬勃活力。

  6月,记者步入仁和,见到的是环境优美的区容区貌,看到的是农民脸上的笑容和干部职工抓发展的干劲。

  谈到这一新气象,区委组织部一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得益于区委创新各项制度和机制,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抓执行、抓落实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区的发展充满了活力。

  正是在新制度、新机制的推动下,今年1—5月,仁和区完成财政收入1.48亿元(含钒钛产业园区),同比增长110.2%,占年计划的74.5%,超进度33.87个百分点,创下了历史之最;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3亿多元,同比增长333%,占年计划的74.5%;完成工业总产值27.1亿多元,同比增长95.7%,占年计划的41.65%;完成工业增加值9.33亿元,同比增长99.2%,占年计划的41.7%。

  一

  “到2010年,仁和区GDP达到100亿元,较“十五”末翻两番,力争年均增长20%以上。”这是仁和区“十一五”规划确立的经济发展目标。拿区委负责人的话说,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很大的难度,但不是不可能,只要全区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广大干部群众有一个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工作抓好落实,我们有信心实现这一目标。

  围绕这一奋斗目标,如何调动全区上下谋发展、抓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无疑是区委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发展是最终目标,而机制和制度是发展的保障,只有好的机制和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参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认识到这一根源性问题后,仁和区委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之举。

  结合全区“十一五”发展目标,年初,区委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单位按照全区总体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制订出各自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并要求思路要清晰,措施要得力,目标要切合实际和有一定的超前性。在制订出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后,区委要逐一听取汇报,集思广益,帮助其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同时,配以考核办法,最终将各乡镇、部门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等汇总编制出《仁和区2006年度乡镇、部门工作目标督查手册》。

  《督查手册》编印后,为增强各乡镇、部门工作目标及重点的透明度,促进乡镇间、部门间的互相学习、比照和互相督促,更好地推动工作,区委将《督查手册》印发到各乡镇、部门的干部手中,做到领导干部人手一册,让大家看看各乡镇、部门的目标任务及工作重点合不合理、都要干些什么等等。同时,还将手册发到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手中,以加强对工作的监督。

  如今,各乡镇、部门的领导手拿《督查手册》后,均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紧迫感和发展的压力,尤其是一些有阶段性目标的部门,区委、区政府目标办还根据手册确定的完成时间对阶段性目标进行考核。正如他们所说,过去,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得好不好,一般只有上级和本部门知道。现在,发展得好不好,大家的眼睛都盯着你的,目标完没完成,大家都看得见,想不使全劲都不得行。

  二

  《督查手册》的印发,不仅增强了仁和区乡镇、部门抓发展的紧迫感,还完善了上级督促、互相监督、互相学习的谋发展机制。在完善这一机制后,仁和区委将创新机制的“触角”延伸到县级领导,先后建立了县级领导2006年重大工作、重点项目目标责任制和定期督查制度。

  为落实工业强市目标,今年,仁和区确立了工业强区的发展战略,提出了涵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失地农民安置、矿业秩序整顿等方面的重大工作和重点项目共41项。为确保重大工作和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区委将41项重大工作和重点项目逐一落实到每一位县级领导头上,由其负总责,做好总牵头、总协调、总督促工作,并要求县级领导至少每月到项目现场调研一次,及时掌握项目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进行协调解决,推动项目顺利建设。同时,针对每一项重大工作和重点项目的进展情况,区委要求县级领导每月向区委汇报一次,及时掌握和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制订下步工作,并每半年召开一次全区干部大会,由县级领导在会上向全工干部通报由其负责的工作或项目的进展情况。此外,针对重大工作、重点项目的进展情况,区委要求牵头负责的每位县级领导对进展情况,进行每月一次的定期督查,并且每季度对上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自实施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定期督查制等一系列新机制以来,仁和区呈现出了领导督促镇、部门抓执行、抓落实,群众监督领导抓工作、抓落实、促发展的新局面,有力地推动了仁和区的各项工作突飞猛进。仁和区重点项目仁和商业文化广场建设,在工程进入扫尾阶段时,尚需一个半月时间才能全部完成,但当时适值冬旅会,整个工程必须提前完工,通过区领导多次深入施工现场督导,工程扫尾工作在保质保量前提下仅10天完成,超常规完成了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样,在全区烟水配套工程小水窖施工中,当时进度滞后,一个半月仅完工327口小水窖,区领导进行督导后,仅20天就挖了9000口毛窖。很多按常规抓不宜完成的工作,通过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和手段,促进了仁和区超常规的发展。

  如今,仁和区在不断完善新机制、新制度的同时,正着手研究干部选用机制和激励机制。在干部选用上,通过上级、同级、下级三个层次的民主测评和上级荐、同级荐、下级荐三个层面的推荐,将想干事、能干事、能干得成事的干部任用到关键岗位上,以推动仁和的发展。在激励机制上,今年首开先河,对2005年度税收突破亿元的太平乡党委、政府给予100万元的重奖,在全区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激发了乡镇、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下一步区委将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针对不同职能、不同工作进行严格奖惩,以充分调动全区上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仁和区在发展中迸发新活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