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黑烟”现象屡治难绝

2006-07-18 08:59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蓝天白云下,街道整洁,一辆大客车却拖着一条长长的黑尾巴驶过,引得路人赶紧蒙住口鼻。“黑烟阵阵,这整条街道都被污染了,这与我们正在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极不协调。”10日,一位在新华街正待过公路的马女士说。

  “有的车辆尾气超标特别严重,开在后面的车都看不到前面的路,我只有放慢速度。”坐在一辆出租车上,司机对一辆冒“黑烟”的中巴车已见惯不惊。

  日前,记者在市区沿街体验,再一次感受到广大市民对解决机动车尾气污染的迫切愿望。

  一说到污染问题,市民陈某显得非常激动:“我一闻到那些汽车尾气,就非常反感,这比起吸烟的危害不知要厉害多少。”他说,影响我市空气质量的原因很多,但越来越多的汽车尾气污染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为此,他希望有关部门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在市内竹湖园路段,每个小时有几千辆车通过。记者见到正在值班的一位交警,他说,在路边执勤的交警是汽车尾气污染的最大受害者,每当经过的车辆一停下,他们就明显感到汽车尾气的伤害。一个班下来,鼻孔全是黑黑的,嗓子发干。

  据他讲,汽车在启动和停车时,尾部排出的废气要比正常情况下增加许多。特别是在交通不顺畅、行驶路况欠佳的情况下,车辆启动频繁会导致尾气增加。同时,在运力不足,车辆超载严重的情况下,“黑烟”现象更是突出;如果维修保养跟不上,导致机件磨损,“黑尾巴”就会更黑。

  我市环保部门有关负责人说,虽然他们在下大力气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定期对通过城区的车辆进行抽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尾气排放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跟车况和驾驶员操作有很大关系,车主对尾气排放意识比较薄弱,尾气检测手段和方法相对落后等原因,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离市民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道路上还是可见一些公交车、中巴车、货车等车辆排出大量废气、黑烟,既影响城市景观,又污染了空气。

  “上路抽检是治理尾气超标有效手段之一。我们长期在滨江线和马坎设点抽测尾气,限期治理了一批尾气超标车辆。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司机知道前面在设点抽检,临近时将油门调小,过了检测又放大油门。前段时间我们曾把马坎点移至密地桥,结果许多车辆发现后,干脆绕道走。”该负责人无可奈何地说。他说,一些驾驶员为了多拉快跑,不顾驾驶操作规程,猛踩油门、乱挂挡、猛刹车的做法也是造成车辆尾气超标严重的重要因素。

  尽管环保部门加大了宣传力度,但车主对尾气超标认识不足,许多车主在交了罚款后不去治理。目前,我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中心正在与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协商,寻找解决尾气超标的有效途径。相关负责人提醒尾气排放不达标的车主,为了我们共有的一片蓝天,也为了自身的健康,维护好自己的车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