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韩报:韩国要学习浦东经验

2006-07-31 09:34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上海是引领中国大陆经济发展的经济中心,在其崛起为世界级经济中心的背后,浦东新区发挥了最强劲的高速引擎作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浦东新区以其强大的吸引力吸引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企业的关注,逐渐成为中国的金融、贸易、物流和高科技中心。

  中国政府制订了雄心勃勃的浦东开发计划,同时向外资提供政策优惠、为外国企业建设工业园区,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周密实施阶段性发展计划,中国政府建设繁荣浦东的梦想在10年后成为了现实。

  浦东新区是企业的天堂,是跨国公司投资的大本营。仅在金融贸易区一处就有350余家国内外金融机构投资或在此设立亚洲总部,形成了巨大的金融市场。外资企业不断进入浦东新区,世界500强中已经有150多家落户保税区等新区。据统计,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超过一半的企业进入上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使上海进一步巩固了自身商业特区的地位。

  大韩贸易振兴公社驻上海贸易官介绍说,浦东新区的法人税为15%,远远低于其他地区的24%。如果是重点引资项目,法人税最多可降至7%。浦东新区的土地租赁费用也很低廉,并且拥有丰富的劳动力。此外,外国人在上海也不必担心子女教育问题,目前上海已经有10多所国际学校。最近,浦东新区还加强了对生物制药、微电子、软件等高科技产业的资金、融资担保和贷款补助等财政援助。

  从15年前的农田到今天的现代化都市,浦东新区的变化非常之大。与浦东新区的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济州岛的发展蓝图――济州国际自由都市,却因中央政府的支援不足以及制度性制约等因素,启动4年以来并未取得显著的成果,甚至处于流产状态。

  现在,以中国中央政府和上海市政府制订的第二次浦东开发计划为契机,浦东新区正准备创造第二次神话。浦东二次开发计划的核心是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信息通信、新材料和生命科学等高科技产业,建设硅谷和生命科学谷。浦东新区的飞速发展代表了中国人的宏大气魄,把中国政府的“发展上海、带动中国其他地区发展、走出国门”的阶段性经济发展战略变成了现实。

  对于韩国政府建设济州国际自由都市来说,浦东新区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中央政府对于国家级项目的全力支持、制度保障、通过选择与集中方式培育战略产业、通过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国家经济发展,韩国政府只有灵活运用浦东新区的上述成功经验,济州国际自由都市的成功才有保障。▲(摘自7月26日《济州日报》,原题:走进中国国际自由都市――上海,作者金太亨,赵东国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