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心路坎坷
戴海静与其丈夫谢某系高中同学,在1999年8月开同学会时碰见。此时,戴海静刚刚和大学里的男友断绝恋爱关系。谢某在同学会期间就向其求爱,之后二人有了交往。
日记里记载,为了追求戴海静,谢某许下好多诺言。“当时的诺言好象包括为戴海静的弟弟安排工作等经济方面的。”一位戴的生前密友这样回忆道,在戴的朋友圈中,她是公认与戴关系最好的朋友之一。
两人在一起后,曾经遭到戴海静父母的反对。但经过努力,两人于2000年农历2月份订婚,2004年5月份戴海静产下儿子,同年10月份举行结婚仪式。
订婚后10多天,谢就离开瑞安,前往广州做生意了,这一去就是半年。
“谢出差广州的那些天,戴的情绪很不好,经常向我诉苦称自己不幸福,老公对自己不体贴。”其生前密友回忆说,“有一次在‘温州人饭摊’吃饭,我父母都在,讲起她的婚姻,她就在大厅里大哭起来。”
事实上,订婚后的戴,并没有像外人想象的一样,过上“富婆”的生活。据了解,谢虽然挂名群英公司的总经理,但并无多大实权,整个家族的财政大权并不掌握在他手中。因此,戴的经济支出主要靠自己的工资维持。
用她日记里的话说——“精神生活等于零,物质生活也是如此贫乏,我真是可怜”。
几个月后,就在谢认为“那边的生意还挺顺利时”,戴的娘家人开始催他回去。
刚开始,他还不知所以然。直到有一天,一位戴的朋友给他打电话,告诉他——“海静精神出了问题。”
接到电话,谢匆匆赶回。2000年9月7日,戴海静在未婚夫的陪伴下,到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精神科门诊就医。之后,“我又带着她到上海一家精神科医院就诊,经过治疗,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谢某说。
此后,谢放弃了广州的生意,但夫妻关系似乎并没有好转。
订婚后的谢经常在外面“应酬”,几乎很少顾家,喜欢在外面喝酒、打麻将,对公司的业务也并不用心。戴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了自己的一个密友:“她说自己订婚以后关系一般,谢在企业的表现也不好,自己在家中也没有地位,感到很失望。”
“只要我当初坚强一点点,我也不会嫁给这样的男人。”日记中反复提到了自己对丈夫的失望,以及为自己无法融入这个家族而痛苦。
“她说男人不争气,必须要女人出头,因此她一心想辞职进群英公司工作,掌握厂里的财政大权。”一位生前好友回忆。但是她的要求遭到了戴家的婉言拒绝,也包括她丈夫。“海静说自己听了很伤心,她说谢只听母亲的话,感到对他很失望。”
当这一条路走不通后,“她准备去办培训班,想证明自己也能办一番事业。”她的另一位同窗好友回忆今年5月2日戴海静对她说的话。
日记里她也提到男人不可靠,一切要靠自己。
今年5月戴开始筹办英语培训班,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但是在租房子、买空调、桌凳等投入了几万元后,因为生源少等种种原因,办辅导班很快失败了。
辅导班失败后的7月27日,即坠楼事发的19天前,她约了自己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喝茶,谈了一系列自己对婚姻家庭的不满。谈话中,她表示了自己的一个担心:丈夫的弟弟要娶媳妇了,对象是一个留学生,女方还陪嫁200万元,她觉得自己今后在家族中更没有地位了。
在喝茶快要结束的时候,她向这位要好的朋友透露了自己抑郁症复发正在吃药的事情。此前一天,也就是7月26日,正是警方在医院找到的第二张治疗抑郁症药物处方上的日期。
三、戴海静自杀经过
事发前一天曾经放煤气自杀
8月17日6时30分许,戴海静与往常一样到学校上班,给高三年级的学生上了两节英语课。课后,还特意提醒学生“明天过来要做英语听写,回家好好温习一下”。
该校陈老师说,她与戴在同一个办公室。下课后,戴在办公室,与她聊起了班里学生一些学习方面的事情。
9时30分左右,戴下班回家。午饭后,下午1时许,戴海静与婆婆颜某开车出门,给新房卫生间选购瓷砖。
在一家建材店看瓷砖时,店主发现戴非常疲惫的样子,就问她“中午是不是没午休啊,要不在我这休息一下。”戴便坐在椅子上,一手托着下巴,闭目养神,而婆婆在店里转着看瓷砖。
下午3时57分,戴接到浙师大同学孙某打来电话,告诉她有一同学父亲去世了要送人情。戴说自己新房子正在装修,非常忙,没时间去,让孙某帮忙代送一下。
到下午4时多,戴回了家。家中保姆甘某说,戴没顾上清洗很脏的脚,也没换衣服,便径直走进卧室,躺在床上,一句话都没有。甘某回忆道,“戴很爱她的儿子,平时回家总会亲亲抱抱,而那天任凭其儿子在脚边爬来爬去,她都没有什么反应。”
下午5时左右,甘某给孩子洗了澡,抱着孩子下楼去玩了。
晚上7时许,丈夫谢某在村里划完龙舟回家。他在客厅、卧室都没发现妻子和孩子,便自顾洗澡后关上房门躺床上看电视了。
晚上7时20分许,保姆抱着小孩上楼。“刚进房门就闻到很浓的煤气味,以为是自己先前给孩子煮面条时,忘记关好煤气灶了。”连忙打开厨房房门,意外发现女主人戴竟站在厨房里。
“这么臭的煤气味,你没闻到啊?”保姆说,她当时这样提醒戴,后来戴伸手关上煤气瓶的阀门。保姆走出厨房后,没过多久又折回,觉得厨房煤气味还很重,而戴仍然站在那里。保姆去拧了一下煤气瓶的阀门,发现已经关紧了。戴伸手打开厨房窗户,通风透气。事后,警方在厨房窗上发现手印痕,经比对为戴所留。
随后,保姆把孩子交给戴,自个回去了,没有把这事告诉其他人。
事发后,警方在现场勘查中发现,其家中煤气瓶与输气橡皮管接口处遭到松动。在进行勘查实验时,只要拧开煤气瓶开关阀门,立刻有煤气泄露。警方分析,戴某是在有意识地放煤气自杀。
现场痕迹帮助“还原”自杀动作
8月17日晚7时24分,谢某接到朋友舒某电话,让他一起去吃饭。谢某与妻子带着儿子,准备出门,这时谢某闻到煤气味,戴说:“可能是煤气漏了。”
他们来到镇上“阿庆排档”吃饭,在座的除了舒某一家人,还有谢的舅妈和表弟。戴照顾孩子,没怎么吃东西,就喝了点饮料。其间,她还到排档附近的“妈咪宝贝”商店为孩子买了一些婴儿用品。
晚10时左右,他们开车回家。戴给孩子洗了澡,泡了奶粉。晚11时许,上床睡觉。谢某说,吃饭时,喝了4瓶啤酒,很快就入睡了。直到次日早晨5时许,谢某母亲过来告诉他,海静坠楼了。
尽管谢无法向警方提供当晚戴的坠楼情况,但警方还是借助现场勘察痕迹,基本“还原”了她坠楼的情形。
警方对现场进行勘查时,发现在客厅的南首东侧,一个窗户开着,窗帘拉开。经过技术勘查,发现在窗框内外侧面及窗户玻璃内侧面上有拖擦的手印痕,在窗台的大理石台面,技术人员还提取了一个由汗液形成的残缺赤足脚印。
经技术专家分析,排除汗液脚印为谢某和保姆遗留,不排除戴海静所留。
根据现场勘查,专家们“还原”了戴海静坠楼的可能一幕:死者位于客厅南面东窗台,左脚上窗台,两手接触窗户两侧窗框,身体微斜前倾沿墙体下坠。
温州医学院精神科专家认为,戴海静不留遗书,不交代后事,不在公众面前暴露自杀迹象,穿睡衣跳楼自杀,符合精神抑郁症病人的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