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29)日上午,市长孙平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14次常务会议。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流浪乞讨病人救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同意开展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确定了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标准等。
会议认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行动,也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为此,要高度重视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进一步采取措施建立和完善公共交通系统,不断改善公交车辆设备老化、功能欠缺的状况;要认真研究全市的公路路网结构,进一步加快城市公路路网建设;要进一步强化对公路和车辆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不断改善市民的出行条件和城市环境。 会议指出,对流浪乞讨病人实施救治是社会救助的重要内容,要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扶弱济难的原则,对他们实施临时性的社会救治。在实施救治的过程中,要落实救治定点医院,规范救治工作程序;要采取分级筹措救治经费的方式,严格结算管理;要切实履行救治职责,积极搞好协调配合,确保每一个流浪乞讨病人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我市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得到较快提高。截至今年9月,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3%,达到7563元,居全省第三位。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全市要积极采取措施,继续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各级各部门要把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放在重要位置,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去,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的市民群众;要常怀爱民、助民之心,切实做到关注民生、服务民众、促进经济、和谐社会,更多地为老百姓谋利益,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要想方设法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要督促企业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待遇,加强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的执行监察。 会议强调,全面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着力提高城市低收入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全市各级政府要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指导方针,认真抓好政策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切实巩固应保尽保成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使低保对象切实感受到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