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资源 企业 财经 旅游 文化

动态

攀枝花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走笔

2006-12-01 08:06 来源:攀枝花日报 作者:佚名 阅读
 攀枝花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已进入关健时期,全市创卫工作再掀高潮,城市日新月异。

  对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不少人质疑:已经跃进省级卫生城市的攀枝花,为什么还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极力争取一块国家级的牌子?市委、市政府用诚信回答:创卫,不只是创卫,而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居环境。

  民之所需——创卫之本

  攀枝花人把这次省级卫生城市复检称为“中考”,已经历了多种“考试”的攀枝花人,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我们太需要这个考试的合格证了,有了它,我们才能踏上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征程;因为我们太需要用这些争创的项目,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攀枝花是对此是深有感触,并尝到各种争创建活动给老百姓带来的甜头。

  1996年,攀枝花确立了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目标。当时,作为工矿城市的攀枝花,建市初期“先生产、后生活”的发展模式使城市基础设施等历史欠账多,诸多的不利因素都制约和束缚着“创卫”工作。但百万攀枝花人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选择了奋起直追。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攀枝花成功跃进省级卫生城市行列。那时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是:道路变宽了,出行方便了,城市管理规范有序,市容市貌整洁美观了……

  成功晋级后的攀枝花,并没有因此止步。巩固省级卫生城市成果,共建美好家园,成为全市上下众志成城的目标与责任。围绕这一目标,市委、市政府从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城市规划、建设卫生设施、加大城管力度、运用活动载体、强化督导考评等方面入手,全面巩固和发展省级卫生城市成果。

  翻开创卫“日志”,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座城市发生的变化:2001年以来,全市投入资金40多亿元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许多城市基础设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先后改造了竹湖园、攀枝花公园、河门口公园、红格温泉等;兴建休闲广场5个、步行街2条,扩建、亮化街道和城区道路96.5公里,亮化和美化了城市,建成炳草岗大桥、飞机场等,改善了交通条件。建垃圾处理厂3座,购洒水车4辆、冲洗车8辆、垃圾清运车54辆,提高了垃圾清运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每天处理城市污水3.5万吨,花大力气对金沙江两岸的污水排放点进行了整治。对建成区52个农贸市场进行规范管理,取缔了马路市场,做到了划行归市。

  开展了以实施净化、亮化、绿化和美化为主要内容的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对全市道路按照定时、定量、定段开展清扫保洁工作;对城市主干道、街区进行了亮化,建立起了城市光彩工程体系和亮化工程系统,开展了整治占道经营为主的专项整治活动,狠抓违章建筑物的拆除和管理工作;城市广场、主干道和新建道路两侧都栽种了突出南亚热带风情的植物。目前,在城市建成区54平方公里范围内,绿化总面积达到了1597.62公顷,公共绿地面积408.31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9.2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29平方米。

  大搞室内外环境卫生,突击治理卫生死角,对城区主干道、居民小区、市区视野区边坡的垃圾进行整治清理,城市环境卫生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 

  大力开展市民卫生素质教育,改变生活陋习。管住自己的嘴,不讲脏话,不随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画等“三管六不”文明行为,已成为许多市民的自觉行动……

  而2005年,攀枝花成功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更是让攀枝花有了质的变化;重拳出击治理污染,市、县(区)两级政府依法对全市180家污染企业实施了限期治理、停产整治或关闭,投入资金7.2亿元解决污染问题,使我市的环境质量有了改观。铺路、架桥、改道、城市改造、景观修葺……158项任务、79个重点建设项目,“创国优”工程不仅让攀枝花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前了3——5年,也进一步增强了市民的荣誉感和城市归属感。

  随着各个争创项目的成功创建,攀枝花已具备向更高目标冲击的条件,而且更需要高素质的市民和优良的环境来保持我们城市的美好。于是,今年本届政府站在战略的高度提出:2007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2008年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双创”目标,其中创卫优先。“创卫”又再一次点燃了攀枝花人建美好家园的热情。

  所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不是应付检查,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期盼:“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不是只要那块牌子,而是要通过创建活动,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城市的变化;攀枝花人要用争创项目来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改善和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取信于民——创卫之实

  决策出台,目标既定。今年3月,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面启动。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平要求各级政府、部门都要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开展“双创”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通过扎实工作,坚决不打折扣地实现既定目标。

  全市上下立即行动起来,环保、城管、卫生、文化等36个部门和三区两县全力以赴,加强领导、成立机构、制定方案、科学谋划、健全制度、狠抓落实,形成合力。

  创卫的力度前所未有。在认真分析我市“创卫”条件和现状后,形成了《攀枝花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卫”的指导思想、工作任务、主要要求和保障措施。制定下发、组织实施了十项重点综合整治,即创卫宣传、市容市貌、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环境、环保项目、农贸市场、交通秩序和废品收购点、健康教育、食品和“五小”行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除“四害”等十个方面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政府分别与东区、西区、仁和区和环保局、爱卫办、城管局、攀钢(集团)公司等36家分别签订了《攀枝花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责任书》;

  市创卫办制定了《攀枝花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标任务分解及考核评分标准》,将所有创卫的任务指标分解到三区、市级各部门、各大企业,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市“创卫”指挥部实行“创卫”每月例会制和工作进展情况月报制,及时听取汇报,解决问题。

  三区实行社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由区财政和各街办共同出资,聘请清扫人员定人分片包干清扫,使居民区卫生管理的薄弱环节得到了有效增强。

  在创建过程中,我市的“创卫”更注重于长效机制的建立。市委、市政府将创卫工作纳入了年度目标考核,出台了《攀枝花市巩固省级卫生城市考核奖惩办法》,切实把创卫工作责任、工作能力、工作水平与工作效能、工作效益相结合,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环环紧扣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建立完善的工作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健全联动机制,兑现奖惩机制,对没有完成当年创卫工作的目标区、部门、企事业单位,除了取消“精神文明单位”、“卫生先进单位”的称号外,还要扣除年度目标考核奖和纳入干部任期考核。对完成当年创卫目标责任的区县、部门、企事业单位,按照责任书的规定兑现奖励。

  在“创卫”过程中,不少部门从被动接受任务到主动争取任务,一些未被列入“创优”工作的部门积极要求列入责任单位。各单位均将“创卫”工作列为本部门的重点工作。部分民营企业也加入到“创卫”的行列。

  民心所向——创卫之基

  “创卫”改变城市环境,“创卫”促进城市发展,“创卫”顺应民意,自然凝聚民心。百万群众作为“创卫”主体,主动融入到“创卫”工作中,形成了“创建卫生城,人人都是责任心”的浓烈氛围。

  东区宣传部的杨勇用手中的镜头和笔记录下“创卫”的点滴,他说:“工作强度大,这是在采访过程中感触最深的一点。在“创卫”这大半年时间中,说磨破了几双鞋并不是一句夸张话。”在“创卫”过程中,各单位、各部门涌现出来了很多新闻亮点,也需要我们及时予以报道。有时候可能才完成这个地方的拍摄任务,又要急匆匆地奔赴下一个采访地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我们应尽快将电视画面奉献到广大观众眼前,而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又要求我们对每一篇稿件都精益求精,对每一个电视画面都要精心拍摄。苦并快乐着,成了大家工作的动力。他说,虽然苦,但我们亲眼看见、亲身经历了城市发生的变化,也在家园建设中贡献了力量,这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呀!只要我们大家齐心“创卫”,就一定能将“创卫”的意识贯穿于老百姓脑海中,“创卫”工作也一定能取得最终胜利。

  象杨勇一样,来自各行各业的攀枝花人或参与配合,或发挥特长,群策群力,纷纷为钢城“创卫”鼓劲加油。攀枝花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大学生们积极参与“全民治脏”活动,经常利用双休日,到街头宣传创卫,提配市民爱护环境,遵守秩序。大学生们告诉记者,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能够参与到攀枝花“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活动中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市十八中小学组织学生开展了“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做文明使者”宣传活动。他们通过散发宣传资料,广播宣传“创卫”目的的意义及相关知识,提高群众的卫生意识,使广大群众自觉维护身边的环境卫生。同时,组织学生擦拭路边栏杆,清除路边小广告,打扫路面卫生,检拾垃圾,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以文明行为引导市民注重环境保护,共同维护环境卫生;

  东区各街道、社区居民群众自发组织成立“创卫”志愿者队伍,自发整治环境卫生、开展城市“牛皮癣”集中清除行动,清理各类不规范广告,督查辖区内的不文明行为;

  “创卫要变‘政府管理’为‘市场管理’”;城管部门在执法管理中,要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变“堵阻式管理”为“疏导式管理”……玉泉社区居民以大讨论的形式,为创卫献计献策。

  创卫中,不少商家“舍小利,顾大局”。有的商家主动拿出黄金地段的广告牌位,更换上创卫形象宣传广告,扮靓城市;有的出钱出力,整治小街小巷,规劝行业人员遵守规则。“攀枝花环境变好了,人民的生活才会更美好,企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创卫’惠及所有人,我们理当参与其中。”经销商曹红道出了所有企业,所有攀枝花人的心声。

  看着身边的环境变得更加优美,市民的文明意识得到普遍增强,环业公司的叶攀感慨不已,他说:“通过‘创卫’宣传,随地吐痰、随处丢垃圾、乱刻乱画、占道经商等不良行为得到了好转。一些图省事、图方便,有不文明举动的市民,一看到宽敞而又整洁的道路,发自内心不愿意去破坏它。还有很多文明意识和责任感强的市民,见到公交车内有抽烟、丢果皮和纸屑的现象时,会主动站出来制止。这些都归功于我们“创卫”,它是得民心、顺民意的工程,所以赢得了市民的鼎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民众的参与,来自信任与期待。在合力创卫中,攀枝花日新月异。

0